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六十九章 概不打折?-《重活不是重生》

    “厲害,小姜醫生居然只看一眼就能看出是類風濕,還說的頭頭是道。你是不知道哇,我二十多歲時就查出患了這個倒霉病。兩只手從剛開始的麻木、腫痛,后來一遇冷水就發白、發紫、麻木、象是被螞蟻叮咬一樣。這類風濕治又治不好,痛起來要老命,這三十多年可真是受夠了。姜醫生,這病你們能不能醫治?”中年婦女聽到姜曉倩的分析神情有些激動,她也是心直口快之人,噼噼啪啪一番訴說,滿懷希望地注視著三位年輕醫生。

    姜曉倩俏臉微微泛紅,她能查出中年婦女患的是類風濕,卻沒治愈的辦法,這才向老師求助的。過來旁觀的牟曉玲也是面露難色,對視一眼,齊齊轉頭看著祁景燾。

    祁景燾已經檢查完畢,神色輕松地笑道:“嘿嘿,大媽尋醫問藥這么多年應該也了解,這個類風濕這種病可不分年齡,任何人群都可能發病,頑固的很,是比較難治。這類風濕與風濕病不同。風濕病一般都是風寒濕性關節痛,不累及心臟,不破壞骨質,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屬于寒痹癥,絕大部分可以迅速治愈。而類風濕則屬于自身免疫病,屬于熱痹癥,以目前的醫療水平,只能緩解疼痛而很難徹底根治。”

    祁景燾對類風濕這個發病率較高的頑癥確實有過專門的研究,他侃侃而談的對象不是那位大媽,而是兩位助手,還是在搞現場教學。

    祁景喝口水,繼續說道:“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多關節炎癥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因受風、寒、濕、勞累、遺傳等多種因素引發。男女比例為1:3,不分年齡都會發生。

    早期臨床常見于四肢小關節,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紅腫熱痛、晨僵、活動受困。隨著病情惡化,炎癥產生的螺旋狀新生血管不斷侵蝕關節軟骨,關節畸形和強直、疼痛加劇、出現皮下結節、關節功能喪失。

    更可怕的是到了病情后期,使用激素等藥物副作用劇烈,往往導致胃腸功能失調、高血壓、高血糖、白內障等各種并發癥,甚至損傷臟器、造成股骨頭壞死,對人體消耗大,致殘率高。

    現代醫學理論認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炎癥性、進行性、破壞性和對稱性的關節炎。關節病變主要表現在四肢小關節,也可累及頸椎和顳合關節,以受累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困難及晨僵明顯,長久不愈的晚期癥狀則關節畸形和強直導致終生殘疾。

    化驗類風濕因子陽性c—反映蛋白升高,這種疾病均給患者帶來疼痛,精神負擔,長期生活在痛苦之中。到目前為止,現代醫學還未能給類風濕這類病的為何發病,和發病機理是什么一個科學明了的解釋,和以往一貫的做法一樣,凡是暫時無法解釋的,就認為與自身免疫有關,暫時擱置起來。

    目前,大多數醫療單位對類風濕的治療方式很簡單,采取控制疼痛為主,開出大量芬必得、扶他林、消炎痛等消炎止痛類的藥,病人發作時沒辦法了就吃吧,有的急性期病人服用大量激素來控制,減輕癥狀最終未能擺脫此病帶來的痛苦。

    呵呵,這種治療方法其實是痛覺被動進入麻痹狀態,被麻痹了,當然不會痛了。還不如滇中、滇西流傳著的民間一直流傳,真實存在的一個中草藥偏方,不多,只有一味藥,病人痛的受不了了就吃一粒,絕對有效,有人吃了三十多年沒事,類風濕沒治療好,可確實也沒加重,更沒影響日常生活。

    因此,類風濕關節炎才被稱為‘不死的癌癥’!人一但患了類風濕可真是倒霉了。”

    中年大媽一聽祁大神醫說什么“不死的癌癥”不由急了,眼巴巴地望著祁家神醫問道:“祁醫生也沒辦法治療嗎?”

    祁景燾微微一笑:“當然,也要視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我看大嗎的病還不重,關節還沒真正變形,容易治。我對這個病有一定的研究,雖然沒治療過類風濕,不過,我有辦法幫您治愈。大媽,你信不信我?”

    中年婦女哈哈大笑道:“這有啥信不過的?我這些年找過的醫生也不少了,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信!”

    似乎久在黑夜中行走的人,突然見到了明亮的曙光,中年婦女整個人一下子就興奮了,高興得不得了。

    正所謂是病急亂投醫,在她的心里,人家祁神醫連癌癥都能治愈,“不死的癌癥”的類風濕又算個什么事兒?

    她今天也是過來碰運氣,沒想到祁大神醫真在門診室,這種機會被她遇到真是運氣,機會難得啊!反正這病也醫不死人,病治好了是她自己的福氣,治不好也壞不到哪里去,都這樣了還怕什么?

    類風濕是常見病例,祁景燾曾經專門研究過傳統中醫治療方式。按照中醫理論,類風濕屬于熱痹癥范疇。新病多實,發病急,早期正氣尚盛,脈有力。久病多虛,勞累即發,癥見氣短乏力,四肢懶動,自汗,納差,面色萎黃,舌質淡,體胖脈弱為氣虛;面色無華,兩目干澀,肢體麻痹,爪甲枯槁,皮膚干燥,脈弦細者為血虛;伴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脈沉細弱者為腎陽虛;有外傷史者,局部皮色紫黯或痹癥反復發作,經久不愈,關節強硬腫大變形,皮膚甲錯,夜疼甚者屬瘀血。痹證多見弦脈,因弦主痛,主風、正合痹證病機。

    傳統中醫在風濕病的治療中注重祛邪、活血、不忘益氣養血,氣血行于經脈中,為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病久邪戀,往往導致氣血衰弱,再則治痹藥多辛燥,過服耗氣劫血。

    氣虛者行血無力,驅邪無能,故治療時益氣健脾;血虛者,脈道干澀,血行不利,如江河水枯,船舶擱淺,病邪、瘀血難除,故治療時須養血,選用既能祛邪活血,又能養血的藥物。陰血虧虛者,重用滋陰補血之品,增水行舟,緩急止痛,又制諸藥之辛燥,若一味祛邪活血,輕視益氣養血,則療效不佳,甚至越治越重,所以,祛邪、活血必需重視益氣養血。

    他查找過相關資料,他也深入了解過,以目前世俗社會的醫療水平,對類風濕這類病還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類風濕被世人稱為所謂“不死的癌癥”并非浪得虛名!

    盡管,日本和國內的一些醫療機構宣稱他們可以醫治,采用了什么先進技術或是祖傳秘方什么的,其實大都療效甚弱,只能治標不治本,所謂治好的患者大多是一些初期患者,真正到了中后期就只有慢慢熬吧,人死病斷根!

    針對類風濕的研究過程中,祁景燾在浩如煙海的醫典中找到內服和外用兩個通用方劑,經過他加料調配之后,這兩個通用方劑也足以治愈大多數初、中期患者的類風濕患者了。

    至于中后期類風濕患者,許多患者的關節骨骼部分已經嚴重變形扭曲,藥石已經無能為力,手術矯正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對于這類患者的治療多采取保守療法,祁景燾找到的藥方也屬于保守治療,讓那些患者不再遭受無邊的疼痛折磨而已。

    傳統中醫治療對類風濕病理的理解是: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風寒濕邪侵入,內客筋骨,使經絡痹阻、氣血不通,導致筋骨關節疼痛、變形,形成類風濕性關節炎。

    外邪深居,欲驅之外出,必疏通經絡,使其假道而行,所以治療本病當以蟲藥通絡為主,此亦如清代名醫薛生白所說:“久則邪已混處其間,草木不能見效,當以蟲蟻向陽分疏通逐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昆山市| 宜都市| 陈巴尔虎旗| 景东| 富平县| 宜春市| 滦平县| 灵武市| 五河县| 亚东县| 荥阳市| 满城县| 光山县| 隆林| 札达县| 讷河市| 五家渠市| 日照市| 彰化县| 集安市| 姜堰市| 屏南县| 淮阳县| 峡江县| 松阳县| 赣州市| 威远县| 广灵县| 克什克腾旗| 郧西县| 阳西县| 余干县| 新化县| 革吉县| 上栗县| 北宁市| 辽阳市| 丰原市| 六枝特区|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