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打完了湖人,1998-1999這個縮水賽季,就顯得沒什么懸念了。 “公牛失去了聯盟的信任,肖恩·坎普還因為這個漫長的停擺期胖了一圈,三巨頭變得名不符實,他們已經威脅不到勇士的統治地位了。” “湖人原本是最有希望打破勇士統治的球隊,但勇士從來都是對付鯊魚最有辦法的球隊, 當然,更關鍵的是,斯大的進步太嚇人了。” “現在的斯大,不僅三分線外是無解的存在,中距離他也是無解的存在,甚至近框范圍內,也少有對手能夠擋住他。” 林星的爆發,讓這個時代的其他球隊、其他球員, 都變得黯然失色。 但這場比賽過后,林星又悄無聲息的縮了回去。 主要是縮水賽季,,勇士主打的就是一個輪換。 別說莫寧、科比了,就連前幾個賽季一直要求全勤并且拒絕輪換的林星,都按老尼爾森的要求,輪休了一部分背靠背的比賽。 只有焦點戰,林星會用出全力。 比如,新賽季開賽一個月后勇士對上馬刺的大戰。 這個賽季,馬刺打得很強勢。 尚在壯年的波波維奇還沒有領悟輪換的重要性,所以一整個常規賽,他都在死艸雙塔。 鄧肯場場不缺,場均出場時間甚至接近了40分鐘。 就靠著死艸雙塔, 馬刺直接就和勇士爭起了常規賽第一的寶座。 但就是這場比賽,馬刺輸了。 比賽本身來說, 還是遭遇了一些波折的。 主要是這個賽季的波波維奇整明白雙塔該怎么用了, 這場對勇士的比賽, 馬刺靠著老控衛埃弗里·約翰遜, 把節奏控得死死的。 然后靠著磨盤似的陣地防守,磨得勇士非常艱難。 林星不得已,站出來接管了比賽。 他砍下了46分,帶隊從圣安東尼奧的客場取走了一場勝利,也鞏固了勇士聯盟第一的位置。 而這場比賽,算是這個賽季林星偶爾爆發的一場比賽。 整體上,這個縮水賽季,他打得很劃水。 輪換很多,一個縮水賽季66場比賽,林星只打了53場比賽,輪休了足足13場比賽。 53場戰,林星場均24.4分8.2個籃板8.8個助攻3.0個搶斷1.8個蓋帽。 24.4分的場均得分,創下了林星職業生涯場均得分的新低。 收著打是一方面,大部分的比賽,林星都是能不自己發力就不自己發力,很多場比賽打得就像是打卡下班,有枸杞曼巴的味道了。 另一方面,這個賽季的勇士, 球權有點不夠用了。 主要是科比,這個賽季的各項數據可謂是暴漲了。 得分從上個賽季的場均20.6分, 暴漲到了這個賽季的27.6分。 籃板從上個賽季的3.1個,暴漲到了這個賽季的5.2個。 助攻從上個賽季的2.5個,也漲到了這個賽季的3.8個。 搶斷倒是差不多,上個賽季是0.9,這個賽季是1.1。 常規賽打完,科比就直接成為了最快進步球員的有力爭奪者。 再加上,老尼爾森對德克很看重,甚至專為德克設計了幾套戰術。 于是,德克占據了比前任唐耶爾·馬紹爾更多的球權,常規賽場均能夠得到11.2分3.6個籃板。 雖然數據比原歷史里的新秀賽季要出色,但德克得到的評價仍然不高。 甚至有媒體認為—— “勇士的選秀終于栽了跟頭,這次,他們手握五號簽,居然選了一個只會飄在外面投籃、場均籃板也就只有3.6個的大白軟。” 別說媒體了,就連有些勇士球迷都覺得,德克太軟了,空有七尺身高,打得還不如2米06的馬紹爾。 不過德克的風評糟糕,并不影響勇士仍然統治了這個賽季。 “勇士的統治力太兇猛了,斯大輪休了13場比賽,阿朗佐·莫寧輪休了17場比賽,就連年輕的科比·布萊恩特都輪休了8場比賽,三大核心加起來輪休了38場比賽,勇士還是以50勝16負的戰績,高居聯盟第一!” 雖然勇士還是聯盟第一,mvp和林星卻是無緣了。 倒不是說林星打得太劃水,數據對比對手們差的太多。 實際上,就林星場均24+8+8的數據,真要競爭mvp,還是有點可能的。 畢竟這個賽季的mvp大熱卡爾·馬龍,戰績不如林星,數據也就只是23分9個籃板4個助攻1個搶斷。 真要算起來,馬龍是被林星全包圍的存在。 但無奈的是,林星很清楚,他需要競爭的不是馬龍,而是他自己。 這個賽季林星創生涯新低的場均得分,就注定了他沒法參與這個賽季的mvp爭奪了。 別說參與了,甚至還有媒體在帶勇士的節奏,簡單來說—— “這個賽季的常規賽,帶領勇士前進的不是斯大·林,而是科比·布萊恩特。” 以上,是espn某位專家的專欄文章,他給出的論據便是,科比的場均27.6分,比林星的24.4分高多了。 就這篇文章,節奏已經帶得飛起了。 但實際上,他還是有所收斂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