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俛首先讓李仲宣用他教的“無極內(nèi)功”運行大小周天一圈,從李仲宣的速度,呼吸氣息,韓俛感覺李仲宣這段時間,內(nèi)功又精進不少,甚感欣慰。 李仲宣也充滿期待地看著韓俛,這段時間,得到韓俛的不斷指點,果然受益匪淺,能夠有這么一個高手,不遺余力地調教,也是一種幸運。 韓俛對李仲宣道:“現(xiàn)在可以打通九竅了。九竅可分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陰竅,陽竅,中宮竅。分布于人身的上中下,前中后。組成九宮八卦之象,蘊含太極陰陽之理。上丹者,練神還虛,中丹者,練氣化神,下丹者,練精化氣。能九竅相合者,九九歸一,形如太虛,身似宇宙,無內(nèi)無外,無邊無際。至此境界,無竅可守,而處處又在竅中。意無意,竅無竅,無意之竅是真竅。” 李仲宣一聽,這么神奇,高興地道:“好啊!快快教來。” 韓俛道:“上丹田者,即主竅,此處乃意的中心,真氣的根源。此竅至為重要,因為精神意識乃人的生命主宰,意的活動都是通過此竅,是識神的‘出入之門’。出則死,入則生,故又有生死戶之稱。 現(xiàn)在,按我所說去做:首先,雙眼微閉,運氣至掌心“勞宮穴”,貼在兩眼之間印堂上,同時,意念集中于此,運轉真氣,自下丹田而上,至“膻中穴”順咽喉而上至“人中”,然后沿“迎香”到印堂處,同時,舌頂上鄂,嘴巴突然張開,吐出濁氣,兩眼睜開,主竅即開。" 李仲宣依言操作,驀然眼睛張開,精光四射,大“呔”一聲,吐出濁氣,頂竅已開。 韓俛接著開始介紹: 二,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乃“形”的中心,此竅開,則心胸開闊,形體舒展,經(jīng)氣通順。 三,下丹田,即:氣海竅,在肚臍下一寸三分,是“衛(wèi)氣”中心,力的根源。氣如不歸中心,則氣散浮,力無根。 四,尾閭竅:又名“命門關”,是勁的中心,在“下丹田”前后平行相對的腰椎之間。丹田之氣貼背,運氣至腰際中正,大拇指腹按壓“氣海穴”則此竅開,上下通順,力達四肢, 五:胛脊竅:位于兩肩肩胛骨之間,此處是勢的中心,肩胛收,脊背圓,兩臂展,從督脈運氣而上,此竅開。 六:玉枕關,即“神竅”。在后腦枕骨之間,與“上丹田”前后平行相對,是“神”的中心,為生命之根。此竅之下,有一凹陷,凹深則竅閉。中指貼在玉枕穴上方,運氣至此處,凹處飽滿后,則此竅已開,竅開而神旺。意與此竅相連,即意與神合。 七:陰竅:即會陰穴處,它是形與勢合、統(tǒng)一于虛的關鍵。形松勢展,陰氣降海底,則陰竅開。 八:陽竅:在頭頂“百會”與鹵門之間,它是氣與勁合,統(tǒng)一于“靈”的關鍵,陽竅開,則氣順勁合,陽氣升靈臺。頭頂虛靈,則開陽竅。 九:中宮竅:即“泥丸宮”,在上丹田與玉枕關之間,它是意與神合統(tǒng)一于空的關鍵,此竅開,能神意交合,真氣歸正。 李仲宣按韓俛指點,九竅一開,只覺內(nèi)外清澈,氣潤周身,有神照全身,意靜性空之感。 韓俛見李仲宣領悟能力這么強,想到馬上又要離開他一段時間,干脆把自己的“玲瓏步"的運氣方法,身形步法,也教給李仲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