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5章度量衡-《我在良渚當國王》
第(1/3)頁
接下來要制造的工具,都是比較精巧一些的,需要用到精確的尺寸,而開墾好的新田也需要丈量,這就需要先確定長度標準。
該怎么制定標準呢?
以什么為標準呢?
歷史上,古人的長度標準也是五花八門。
有用粟米的,有用手臂的,有用身高的,有用步子的。
這些標準有一個通病,就是沒有普適性。其他人很難依照這個標準復制重現。
粟米,品種、產地不同,粟米大小相差甚遠,大粒的粟米比小粒的粟米,大上兩三倍,也很正常,然后,一丈就要變成兩丈三丈,這就會造成混亂。
手臂長,身高,步長等等,同理。
明白了這個通病,葉青便想用一個恒定的標的物做標準,然后制定一套能被復制的、不會產生較大誤差的、能相互關聯測算的度量衡系統性的標準。
不論何時何地,這個標準都能夠基本恒定不變。
這樣能被復制重現的標準,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為自己后面的一些計劃打下牢固的基礎。
就像現代社會對米的定義,1米就是光在1/299792458秒內在真空中行進的長度,所以光速就是約30萬米每秒。
那么,在現在沒有專業儀器,觀測和度量手段極其落后幾近于無的這個原始時代,他該怎么來確定一個相對恒定的標準來作為基準標準呢?
用大米,五百粒挨著排列的長度為一米?
用身高,自己的身高就是一米?
用銅尺,隨便鑄造一把銅尺硬性規定它就是一米?
……
這樣干,他覺得對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給穿越者丟臉啊。
他想到了水。
自然垂落的水滴,每滴含有的水分子數量都很接近,精度要求不高的話,常常是默認為一樣重。
他準備以水滴為標準。
而一滴水重約50毫克,一毫升水20滴。
確定了重量標準,可以通過重量標準來規定長度和體積單位。
常溫下,水的密度約等于1.0克/毫升,20000滴水1000克,體積1升。
然后規定1000克水的體積等于邊長一分米的立方體的體積。
這樣,度、量、衡就圍繞水這種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事物確立了。
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按照這種方法,將度量衡重現。
雖然會有些誤差,但相比于用人的身體部位或者排列粟米這種方式,誤差就小得多了。
在要求不高的大工業化生產之前的時代,夠用了。
理論是這樣,操作的時候,體積轉化長度時難住了他。
問題:已知水的密度1.0克/毫升,在現有條件下,如何用1000克的水得到長度一分米?
……
……
靠著自己的金手指,葉青最終得到了準確的一分米,得到了準確的一分米后,制造米尺就很簡單。
一米就是十分米嘛,用圓規或是一分米長的竹板以一分米為半徑,在銅尺上連畫十下,將一分米復制十次,就是一米了。
他用純銅鑄造了一把米尺,打磨光滑之后,刻上刻度,在刻度槽里鑲上錫。
這把尺便是標準尺,并不日常使用。
他又鑄造了幾把木工用的三角尺。
這才是日常使用的尺子。
做木工當然也少不了鋸子,鑿子,刨子,鉆子,以及墨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乌兰县|
阆中市|
安陆市|
眉山市|
安福县|
新田县|
永寿县|
南岸区|
铜梁县|
建湖县|
金乡县|
长乐市|
交口县|
岫岩|
九龙城区|
天气|
历史|
伊川县|
乡宁县|
井研县|
鄂托克旗|
榕江县|
普兰店市|
华阴市|
平塘县|
辽阳县|
凌云县|
寻乌县|
华亭县|
霍邱县|
金华市|
鄢陵县|
西昌市|
彭阳县|
沁源县|
平舆县|
溆浦县|
英山县|
扶沟县|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