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013章和天斗,和地斗-《我在良渚當國王》


    第(1/3)頁

    看著被牛群糟蹋的稻田,葉青心里憋著一股氣,卻又無處發泄。

    這賊老天,還讓不讓人活了!

    必須改變!

    良久,壓下激憤的心情,葉青觀察起水田。

    族人也全都開始整理農田。

    水田全都在河邊。

    族人還沒有發明灌溉技術。

    水稻種植,需要大量的水。

    而人工取水的手段又太過低效,滿足不了水稻的生長需求。

    如果水田遠離岸邊,或是地勢較高,會導致水稻無法存活。

    這些水田,是河邊的灘涂,經過簡單改造而成,基本與河水的水面齊平。

    這樣就解決了用水問題。

    但這對位置要求比較苛刻,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

    并不是所有灘涂,都適合改造成水田。

    因此,灘涂不少,能夠改造成水田的不多。

    大大小小的水田錯落分布,東一塊,西一塊,每塊水田也是形狀各一,沒有統一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兩塊水田。

    后世那種整整齊齊,阡陌連連的景象,是看不到的。

    經過詢問,葉青了解到,部落種植水稻,只種一季。

    這多浪費啊。

    在他的印象中,水稻都是種雙季,每年的雙搶,讓他記憶深刻。

    雙搶的那十幾天,猶如噩夢。

    追問過氣候問題后,葉青想到了很多。

    實際上,這個時代,氣候很溫暖,一年當中,天氣溫暖的時間很長,雖然一樣是四季,但冬天很短,也不寒冷。

    族人便從來沒有見過下雪,不知道雪為何物。

    防寒?

    不需要的!

    這,完全類似后世熱帶赤道氣候了。

    如此,種雙季稻,完全可行啊,后世有這種氣候的地方,三季稻都能種。

    部落如果種上雙季稻,糧食產量豈不是翻倍?

    為什么部落不種雙季稻?

    種子問題嗎?

    種子也是培育來的,他覺得可以試試。

    即便一開始產量不高,但這是多出來的份量,好歹是個補益不是。

    沒有化肥?

    草木灰,大糞,也不賴的。

    他又想到,如果雷澤是太湖,這個位置,氣候不該是這樣??!

    他回想著,似乎史前有一段全球氣候變暖的時期。

    因為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并且,造成海浸,以及大洪水。

    神話傳說中的大洪水時期,西方的諾亞方舟,東方的女媧補天,大禹治水,便是這個時期。

    想到大禹治水,他不禁脖子一涼!

    到底大禹是不是這個時代啊,如果同時存在,將來被大禹將部落屠戮,那就是個悲慘的故事了。

    想到大洪水,他打了個冷戰。

    他想起,在解釋良渚文明消失原因的學說中,有一種大洪水的說法。

    這里會被大洪水淹沒?

    現在是什么時候?

    距離良渚消亡,還有多久?

    洪水,這可是千古難題啊。

    即便是科學技術發達的后世,依然飽受洪水之苦,沒有能夠完全杜絕的辦法。

    葉青開始設想采取什么措施進行改善。

    防洪,還是要全力去做的。

    水田必須挪到稍高的位置,灌溉系統必須開挖。

    河道疏通、筑堤?

    工程太大,需要的人力太多,暫時還是算了。

    部落住房必須改造,不然,一場臺風,簡陋的茅屋全部都得倒。

    想清楚了這些,他心里緊迫感越發強烈起來。

    生存不易??!

    要和天斗,和地斗!

    一定要想辦法發明青銅!

    有了青銅,才是提高生產力,增強部落實力,對抗天災的根本大殺器。

    青銅,是大勢!

    掌握大勢,便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上。

    是誰說過,站在風口上,哪怕是一頭豬,也能飛起!

    草帽、斗笠這些小發明,雖然作用不小,但和青銅比,格局便小了,完全是小兒科。

    可是,銅有了,錫在哪?

    他望望連綿的后山和西山,默默下了決心……

    即便是踏遍千山萬壑,也要將錫找出來!

    收攏心思,他繼續考察水稻。

    水稻剛揚過花,處于灌漿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五常市| 上蔡县| 肥东县| 忻城县| 达州市| 琼中| 峨边| 马关县| 都江堰市| 甘肃省| 高台县| 祁连县| 五台县| 镶黄旗| 黄浦区| 左云县| 隆德县| 铜梁县| 南澳县| 沭阳县| 海晏县| 尉氏县| 兰西县| 安国市| 陇川县| 秭归县| 和田市| 龙江县| 璧山县| 时尚| 承德县| 英德市| 三江| 西华县| 香格里拉县| 万宁市| 白城市| 佛冈县| 台江县|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