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穿到古代當名士》
第(1/3)頁
殿試是在奉天殿舉行。
四更起,丙子科宋時榜的考生便被陸陸續續通過搜檢進到殿內。有當值的小內侍引著他們依次序入座,還給倒些熱水,沒吃早飯的考生就能趁此工夫就著熱水吃上些干糧點心之類。
宋家是保定人,老家產驢肉,早上帶的就是蒸餅夾醬驢肉。蒸餅滴油不沾,不怕臟手,里面夾著整片厚實的驢肉,吃著也不掉渣。一頓早點吃完了,桌面和手上還都干干凈凈,稍用帕子沾水擦擦就行,不用像那些吃酥餅、松糕的一樣滿桌撣渣,更不會油了卷子。
監試官進殿巡視時,他便已將考案收拾得干干凈凈,擺上用慣的筆墨紙硯,閉目養神,等待黎明放卷。
兩位監試的御史進了場,打眼就見著他闔眼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鵠峙鸞停,俊秀絕倫,深青的儒袍更襯得他膚色如玉,在這一殿中試舉子中尤為出眾。
考生中其實不乏俊秀少年、海內名士,但入場后多少都露出幾分緊張敬畏之色,絕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平和松弛的——
就好像他不是頭一次進到森嚴的宮中,而是曾出入多少回宮廷似的。
兩位監察御史巡了一遍場,在殿外感嘆:“怪道桓給事中成日介說他師弟怎么好,不看文章,這相貌氣度已壓過眾人了。”
“可不是。我當年不說殿試時,就是剛入監察院那幾個月里,每次上朝也都覺著緊張,過了好一陣子才能放松。這考生倒像是走熟了這奉天殿似的,全無第一次入宮的敬畏和新奇。”
似這等氣度,只怕三國時的名士管寧也難比他了。
管寧還只是不去看乘軒冕的高官,這學生卻是進了宮都不肯東看西看,只管修己靜心,難怪能連中兩元,小小年紀就辦起了匯集一省名士的講學大會。
黎明時掌卷官進來發卷,兩位御史特地還給那幾位翰林院檢討指了宋時一下:“見榮華不羨、入宮禁不驚,非常人也。”
宋時自是不知道考官們夸他有氣度,若知道了說不定還得臉紅一下——
他那也不是氣度,而是他打大一暑假就私下干黑導游,靠帶人游故宮蹭玩。他連龍床、龍椅都看過不知多少回,這外廷的大殿游得更多,還真是沒法兒從心底生出敬畏感。
因為故宮逛多了,所以能從容坐在殿里應試,因為從容,所以被幾位監試官、掌卷官盯著也不覺緊張。幾位考官越發覺得他有器量,連巡場的幾位御林軍都指揮使、指揮同知和僉事們也不禁跟著看了他一眼,暗贊幾聲風流少年。
——長得好看,身姿也漂亮,怪道曾叫四輔桓家定作孫女婿!
這些指揮使、同知、僉事們對京師上下高官顯宦的陰私更為清楚,知道宋時不光是個會元,更是曾跟周王妃訂婚多年的前未婚夫,不免要要腹誹幾句——放著這樣好的一個女婿不要,還不就是為了攀附皇家富貴?
只不過桓閣老身居高位,孫女已然入宮,退婚之事又做得不算出格,別人看在天家的面子上不公然議論而已。
不久時近黎明,該放卷了,諸官員各歸各位,只有幾位掌卷官繞場放卷。大殿內一片肅然,只能聽到翻卷子的沙沙聲,眾生都低頭讀卷,不久后便有才思敏捷的提起筆來打草稿。
宋時自然在才思敏捷的那批里。
他動手早,不光是寫論文寫多了,不過腦子都能下筆,更因為這科還教他師兄猜中了題目,正是考兵策!
去年六月,韃靼汗王帖木兒率軍襲擾邊城,從雁門關長驅直入,大肆搶掠邊關州縣,兵燹所到處無數百姓流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东县|
资中县|
区。|
郯城县|
长泰县|
闵行区|
龙胜|
中宁县|
砚山县|
仁化县|
柘城县|
武乡县|
安泽县|
鄂伦春自治旗|
盐源县|
岳阳县|
曲沃县|
兴文县|
军事|
小金县|
林西县|
玉屏|
凌云县|
林口县|
于田县|
永顺县|
碌曲县|
崇明县|
呈贡县|
西和县|
松阳县|
武威市|
连云港市|
普兰县|
隆林|
襄垣县|
翁源县|
曲靖市|
洱源县|
楚雄市|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