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0章-《穿到古代當名士》


    第(2/3)頁

    不過怎么昨日是幾輛馬車迤邐而來,今天卻只兩匹馬共行?

    眾人正在納悶,那雙馬便并轡飛馳到近前,同時停下,從馬背上跳下一對同樣光彩、人人都認得的年輕人——一個是昨天上臺講課的桓大人,一個是雖不講課,卻親手辦起這場大會的宋小舍。

    有主人和老師在,必然是要接著講學了!

    眾學子暗暗騷動起來。

    宋時跟桓凌下了馬,在旁巡邏的快手忙上前迎接,有人牽走馬,一個班頭便上前見禮,問桓通判跟他們舍人待會兒作何安排。

    桓通判自己倒沒什么安排,只是來給師弟鎮場子的。宋時便上前吩咐人把沒在現場的學子們都找回來,剩下的回書院搬桌椅、屏風,拿筆墨紙硯之類來布置講臺。

    剛說幾句,臺下那群學生卻已迎上來寒暄,爭著找機會問自己做學問時不大明白的地方。宋時忽然瞥見那片人潮向他們涌來,奔流之勢好似粉絲接機,嚇得倒退了半步,悄悄在桓凌臂上拍了一下,低聲說了句“小弟先去布置會場,待會兒好安排辯論”,便一低頭擠向人墻薄弱處,把師兄一個人留在了人海當中。

    桓凌眼見著他擠出人群逃之夭夭,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還要強壓嘴角,提高聲音說起講官們要先看他們的題目,晚些再來解答之事,把學生的注意力都拉到自己身上,方便他混出人群。

    宋時和幾個沒人理會的差役終于在人群外重逢。

    那班頭看向叫人圍得只露出一頂紗帽的桓凌,憂心忡忡地問宋時:“可要小的們護持通判大人出來?”

    宋時衡量了一下衙役們的人數,搖頭道:“先把舞臺布置好,大會開起來底下就安靜了。”這群學生都是精挑細選、有才名的讀書人,不至于干出什么犯上的事——就是敢干,一個兩個叛逆書生也干不過他師兄。

    他憐惜地看了人海中那頂烏紗一眼,轉身指揮人搬交椅、長案、白紙屏上臺,將臺上布置成辯論會的形式——

    兩邊各排開四把交椅,八字形斜排開對著臺前觀眾席。椅子前面各安書案,案上單擺筆墨紙硯和一壺清茶;當中單擺一張小幾、兩把交椅作主持人席,背后沒有觀眾座的那半面講臺上則豎一列白紙糊的屏風。

    桌椅擺好、搭上綢布椅罩、撐起羅傘,講臺就算布置到位了。又有差役取了學院的云板上臺,當當當敲了幾聲,把下方學生、舉子的注意力都引向臺上。

    宋時站在臺邊,氣定神閑地說:“三位老先生此時不在,是要先看昨天收上的題目,考察眾人學業薄弱之處,好選題講解。但如今雖無先生講學,我等卻也要努力溫習昨日所學,不可辜負了時光和諸大人、老先生們的心血。宋某身為此次講學會的主辦人,今日便主持一場自習會,列出昨日講學后眾人投出數量最多的難題,請臺下舉子、諸生上來講解自家于這些問題的領悟。”

    他把一些現代詞匯揉進了古語,但在眼前這講學環境下還算容易理解,并不突兀,他自己說著也舒服。

    臺下眾生叫他幾句說得安靜下來,目光從桓老師身上拔開,灼灼地落向臺上——那安靜中又隱含著無限驚喜和爭競心,盼著能上臺講解自己的高論,盼著在全省才子面前一講成名,倒不緊緊圍著桓凌不放了。

    宋時看著他們放松了桓凌,心中微微得意,朝著師兄拱了拱手,說道:“請通判大人上臺,待會兒諸生講解后還須大人作點評。”

    桓凌也遙遙望向他,目光明亮、意氣風發,振了振衣擺說:“諸位學子且讓一讓,有疑問處待本官上臺再作解答。”

    擋在他面前的人回過神來,紛紛往兩邊退開,讓出了一條上臺的路。宋時在臺階旁接引,比了個“請”字,朗聲說:“今日只是學者指點后進,不是通判大人管束舉子、生員,咱們都以師生相稱罷。請桓老師坐在嘉賓席。”

    桓老師腳步微頓,想起那天自己逼著他叫老師的情形,走路都幾乎要走出弧線來。幸而他生性自持,腳下仍邁著穩穩的官步,走向講臺當中并坐的那兩張官椅,坐了右手的一張。

    宋時目送他回到位上,轉過頭時張著臺下學生們看不見,挑起一邊眉毛,給他送了個眼風,滿面得色。

    桓凌強忍笑意,垂眸盯著臺上紙筆。

    宋時又叫臺下學生稍安勿燥,等他把昨日交上來的題目寫出來再請人作答。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富阳市| 喀什市| 霞浦县| 酒泉市| 韩城市| 安康市| 徐水县| 巨鹿县| 鄢陵县| 广德县| 苏州市| 任丘市| 社会| 平谷区| 余庆县| 高邮市| 普兰县| 昌宁县| 阳高县| 泗阳县| 香格里拉县| 濮阳县| 武乡县| 隆安县| 古田县| 平谷区| 鲜城| 清水县| 富裕县| 全南县| 离岛区| 廊坊市| 莱阳市| 莱芜市| 焦作市| 桦川县| 海城市| 农安县| 安图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