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陳元鷹并沒有為這事糾結太久。 連續跑了幾十里地,看過幾個近州衙的大村的溝渠進展后,看看天色還差,陳元鷹便示意大家繼續跑,半途不要停,去探探更遠一點的村莊。 “王爺不去看大壩?”宮林有些意外地請示。 “溝渠才是龍州百姓民生的核心。”陳元鷹淡淡地道:“本王想看看,非大戶的土地,農戶們又是如何挖渠。” 這個他曾經在系統面板上關注過,溝渠的位置目前是和原定的規劃圖一般無二,農戶們的心聲也能在面板上體現,但現場還有很多的細節,是需要他親自到場看,才能看到的。 到目前為止,楊浩挑選出來的兩千多從京城來的護衛兵們,都還算盡職,不過每一個人的做事風格不一樣,放在具體場景里,或許就會有些區別。 近三刻鐘后,陳元鷹越過了當初他裁定爭水的新石村和聶河村,來到了以下等農田為主而盡皆是散農的何家村。 此村居住的多是何姓人家,村中里正負責組織壯丁們來挖渠,眼下倒也是模仿著梅化謙的法子,壯丁挖土運土,老和幼負責燒水,只不過燒火用的是鄰近山林的枯枝敗葉。 何家村僅有一頭當初陳元鷹派送下來的老牛,現在是充當運柴的主力。 鷹王府在這個村里投入了十名護衛兵,其中的李姓隊正負責監工并接收州衙派來的免費糧和肉,另九名護衛兵則參與運土。 “何家村的壯丁還算多,所以我們的護衛兵只投入了1隊。壯丁少于二十人的,我們的護衛兵便投入2隊。”李隊正向陳元鷹等一行人見禮后,便認真地匯報著孫志浩的安排。 越靠近州衙,村莊越多,農戶越多。離州衙越遠,村莊越散,農戶也越少,到時候挖渠的重心就轉移到王府的護衛兵上了。 為免護衛兵被城中大戶暗中拉攏,在溝渠質量上怠工,所有的護衛兵負責的區域是不固定的,每個月會調動一次。 陳元鷹認可了這項調動,私心里更是希望每一隊護衛都能對龍州地形有所了解。 知道這渠的走向,知道這村中的情況,以后等龍州新城建起,這些護衛們便是潛在的城衛隊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