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說完靜靜的站在講臺上的秦漢,孫平會心中點了點頭,醫學與哲學!說的好,哲學蘊含萬物之理,而中醫正是利用萬物之理治病救人。 知道中醫里蘊含哲學的事情的人不在少說,但是能夠將醫學和哲學講出來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孫平會相信,這批學生在聽完今天的這堂課后,一定會對學醫有一個新的認識,無論是行醫的理念還是學習的方法。 想來秦漢的醫道境界應該是又提升了,不知道達到了醫皇境界沒有! “我們的五臟六腑相對于五行之間是相生相克的,人體陰陽平衡就健康,陰陽失調就要出毛病了。” “這種陰陽理論,實際上就是利用事物之間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規律來判斷和分析人的生理狀況、病理狀況,然后進行相應的治療。”秦漢看到對方的態度轉變了很多,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這時秦漢看到下面的一個女同學舉起手,點了點頭,示意她提問。 “老師,這些理論在很多人看來很玄乎,是說不清楚的。比如說,中醫里面所謂的經絡,實際上找不到。而中醫現在被很多人不認可,就是因為有很多地方沒有得到科學的驗證!” 這名女同學一臉認真的說道,“我不是質疑我們的中醫,而是對這個問題有些苦惱!” 秦漢也知道,類似這些問題這些學生甚至是老教授們在理論上都證實不了。 隨即,點了點頭,淡淡一笑,接著說道: “其實可以說的清楚。” “比如按照陰陽五行的學說,肝屬于什么,胃屬于什么,好像似乎沒有什么根據,這是因為你沒有以生命解剖作為基礎。” “所以我提出一個觀點,即內觀解剖。內觀,是我國的佛教用語,用于靜觀內部的五臟六腑和氣血的關系。” “為什么說經絡找不到呢?經絡就是氣血的流動,只有在人身上才能體現到,在尸體上不可能找到。這就是我們自己的生命科學,它早就有自己的一套科學理論。” “中醫是盡量地調動人機體自身的自愈能力,而不是靠外力如服藥和開刀來解決問題。現在西方興起很多順勢療法和自然療法,基本上都是采用中醫的理念,如盡量不用藥而是用理療的辦法如推拿、按摩和針灸等,要盡量找到病因而非停留在病的表面癥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