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何維同只需要悟得幾位人物的傳承,就是上天垂憐了。 因為這虛影上面雖然承載著高人們的道,但是卻不著文字,若是悟性不過,一輩子都得不出一字。 這也是為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武當山上的虛影越來越多,但是修士的實力卻不是越來越強而是越來越弱,這其中自然有天地不再適合修行的原因。 但是在明朝以前,靈氣的原因不是主要的原因,那時就算靈氣濃度比上古底低一些,但是差距也應該不大。 按理說得了前輩們的傳承,后來人應該越來越強才是,但是并不是如此,反而越來越弱,何維同看了一下,除了謝老道的那道虛影,距離現在最近的竟然是六百年前的張三豐,也就說之后近六百年的時間,武當山再無一人可以留下虛影。 這些虛影里,張三豐雖然不是最弱的那位,但是也極其靠后。 不是張三豐蠢,而是得到這些傳承的悟性要求太高,無異于給你一個名字,然后自創功法,那傳承如夢如幻,一絲頭緒都沒有。 想到這里何維同心情也有些莫名。 張三豐是誰,那可是能在武俠世界憑一己之力修仙的人物。 那是何等的悟性,何維同不覺得自己的悟性會比張三豐更強。 “看來我得在這武當山待些日子了。” 沒錯,何維同可能要在武當上長住了,因為這一旦悟起來,可能就是以年為計量單位,幾年,數十年都有可能。 何維同閉上眼睛鞏固突破帶來的變化,這一坐就是數個時辰。 一直到了傍晚,何維同才起身離去。 而連何維同自己也不知道是,當他起身離去的時候,他盤坐在的那一方土地,在他看不到的層面突然大放光芒,武當山靈氣被突然牽引,然后在原地形成了一道虛影。 虛影面東而坐,正是何維同的模樣。 何維同邁入超凡的那一刻,他的道也同時顯現,然后被武當山捕捉,換句話說就是,何維同的猿擊術和一身的傳承留在了武當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