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城。 宣政殿。 今天小朝會的主題是,《關于倭人不愿面朝北叫爸爸,還無恥勾結百濟合擊新羅的不合禮行為討論意見》。 第一個站出來裝逼的老魏。 老魏的意見很簡單,總結起來就兩個字,“日他!” 嗯,這很符合老魏的傳統風格。 在對外政策上,老魏一向的主張都是,“戰戰戰!” 能動手弄死對方的,絕不跟他們瞎逼逼。 當初對突厥如此,如今對東瀛也是如此。 所以,不得不承認,老魏除了是資深噴子外,更是大唐鷹派代表人物。 在對外政策上,絕對是又強又硬的那種。 “陛下,東瀛百濟宵小之眾不足為慮,我朝如今大患當屬高句麗,況西北未平,再添戰線,恐力有不逮啊陛下。” 這話是溫彥博說的,意思就是提醒李世民別玩脫了,到時把自個兒給玩死了。 老溫出了名的保守派,站出來說這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陛下,臣獲悉,高氏曾遣使前往百濟,試圖締結聯盟,兩國本是同根同種,雖偶有沖突,但若是利益驅使,結成聯盟之勢,也未可知。” 這話是老杜說的,老杜說完后,頓了頓,繼續說道,“一旦兩國結盟,再以百濟為樞紐,勾連東瀛,屆時將成禍害,倘若三國合擊新羅,新羅必亡,新羅國器易主,勢必壯大高句麗,所以,臣以為,新羅當救!” “臣附議!”長孫無忌適時的站出來刷一下存在感。 然后兩個大佬互相打了眼色。 長孫無忌:兄die,哥挺你! 杜如晦:感謝老鐵的支持! 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說起來如今新羅的兵力大約在二十萬左右。 當然,這個二十萬是有水分的。 就跟后世那些動不動就吹百萬大軍的尿性差不多。 只要是個人就算上去,壓根不考慮戰力的。 實際上能打仗的也就五萬。 但這五萬也是虛數,最多算是系統訓練過的人數。 真正上過戰場干過架的,最多兩萬。 雖然很挫,但這是事實。 好在東瀛百濟那邊也沒好多少,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 所以如果一對一單挑的話,雙方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 饒是大唐這么牛逼的超級大國,實際戰兵也就二十萬。 當年跟突厥佬一決生死的時候,也就上了十四萬。 但出多少兵也并不意味著就多少兵一起上。 又不是幫派火拼,哪能一窩上的。 事實上當年李天王一錘定音奠定局勢的時候,也就上了三千兵。 所以,打仗絕對不是所有人一起上,然后一次性決勝負那么簡單的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