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九章 寰 海 清-《玉階辭》


    第(1/3)頁

    皇帝政務繁忙,雖常撥冗指點蓮生奴,時間卻都不長,因此蓮生奴沒待多久便退出了會寧殿。

    他在會寧殿外躊躇了一會兒,決定先回淑香殿與母親說話。行至半路,他遠遠地看見長壽穿著一件黑色鑲金邊的披風,扛著馬球桿,也正疾步走向淑香殿。長壽身后的內官們都一溜小跑,卻都有些氣喘吁吁,越發顯得長壽威風凜凜。

    “阿兄。”蓮生奴走到近前,含笑喚了一聲。

    長壽回頭,見是自己兄弟,咧嘴一笑:“蓮生奴?一個月沒見,你好像長高了點。”

    他等著蓮生奴走上前,兩人同行。

    蓮生奴上前與他見了禮,才又問道:“阿兄移居宮外后樂不思蜀,怎么今日有空入宮?”

    “阿娘叫我來的,”長壽懶洋洋地說道,“要不然我才不進宮呢。每次進宮來阿爺都得訓我,一想起來我就頭疼。”

    蓮生奴一笑:“阿兄在宮外逍遙,阿娘卻一直掛念著阿兄。今日入宮,阿兄該多陪她說會兒話才是。”

    “這不用你教。”長壽一邊說一邊用手肘頂了弟弟一下,“你還沒在宮外住過,所以不知道宮外的好處。外面有趣多啦,我每次出城游獵,出去了都不想回來……”

    蓮生奴笑笑,沒有回答。長壽這幾年依舊不改頑劣之性,宮中每每讓他鬧得雞飛狗跳,連皇帝也拿他沒辦法。因此長壽一滿十五歲,皇帝便賜了宅子,令他遷居宮外。他移居之時,內宮上下都因為走了他這個大麻煩,個個額手稱慶。長壽搬到宮外后,很快就結交了一批京中的貴戚子弟。從那之后,他更是如魚得水,整日吃喝游樂,沒少讓言官彈劾。萬幸的是,除了喜好玩樂,他并沒有其他過分的行為,即便康王也找不到別的口實來攻訐他。

    長壽歪著腦袋看了弟弟一會兒,見他不說話,便自顧自地說道:“不過我猜你就算是開府獨居,也沒什么分別,反正你不會去找樂子。對了,康王……”

    蓮生奴抬手,沒讓兄長再說下去。他轉頭,見內官們都遠遠地跟著,才壓低嗓子說道:“我聽說康王這幾年一直在京里安插他的人手?”

    長壽也輕聲回答道:“我通過幾個朋友打探過,的確如此,龍武軍、羽林軍有不少人都和康王關系密切。我這次進宮來也是想問問你,咱們是不是要早做些打算?”

    蓮生奴低頭想了一會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接著問道:“城門和宮門各處呢?是不是也有他的人手?”

    長壽搖頭:“這我倒沒仔細查過。不過和康王結交的人品階都不低,我猜他不會留心到這些地方。”

    蓮生奴神色略顯輕松,向兄長一笑:“阿兄回去再查查,若他真沒在這些地方安排人手,就不用管他了。”

    “不管?”長壽差點跳起來,“京軍若是落在了他的手里,事情可就糟了。”

    “第一,這些人只是和康王走得近,我們很難證明他們就是康王的人;第二,就算能證明又有什么用?他們又沒做什么逾越的事。我們要是管了,不但不會有什么益處,倒顯得我們器量小了。”

    “那就什么都不做?”長壽挑眉。

    蓮生奴笑了:“當然不會什么都不做,只是現在不宜有什么動作。”

    “那要等到什么時候?”

    “阿兄讀過《左傳》嗎?”

    長壽一臉苦相:“你知道我從來不愛看那些書的。”

    蓮生奴失笑:“阿兄,有空你也該讀點書……”

    長壽不耐煩地擺手:“行了行了,有話直說,別跟我兜圈子。”

    蓮生奴緩緩地解釋道:“《左傳》里公子段意圖謀反,鄭伯明知兄弟圖謀不軌,卻因其反跡不顯,故一直按兵不動。直到公子段公然舉兵,鄭伯才派兵平叛。阿兄且想:若鄭伯提早動手,世人不知公子段之惡,必以為是鄭伯不仁;而鄭伯等到他惡跡昭彰,為國人所唾方才出手,這樣一來,便無人可以指責他了。康王也是如此。他現今還什么都沒做,我們若輕舉妄動,只會打草驚蛇。”

    長壽想了想,皺著眉說道:“可是康王已經快控制京畿了,你要真等到他動手,咱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控制京畿?”蓮生奴冷笑,“阿兄到現在都還沒想明白我讓你結交貴戚子弟的用意嗎?”

    長壽摸摸頭,訕笑道:“還……還真不太明白……我就是覺得和他們還挺投緣的。”

    蓮生奴細細解釋道:“貴戚子弟多可由門蔭入仕,進入三衛的人不在少數。如果出事,這些人都能派上用處。且他們的父祖輩在朝為官,背景深厚,人脈也廣,消息靈通,我們也可以通過他們打通朝中關節。有他們周旋其中,京城就不可能讓康王一手遮天。”

    “原來如此!”長壽恍然,“你還別說,平時和我混在一起的都是喜歡游獵的,真要打起來未必會輸給他們呢。”

    蓮生奴點頭:“正是這個道理。京城防衛森嚴,只要康王拉攏不了守城之人,即便是京中生變,我們也有應對之策。只要關閉城門,再發動皇城兵卒,以宮墻之堅,守上十天半月并不是難事。十余日時間,已足夠各地勤王的兵馬趕來。”他轉向長壽:“所以我們現在不能貿然行動,更不能讓父親覺得我們有任何企圖。只要我們能說服父親,康王便不足為懼。”

    長壽深感佩服,一把摟過弟弟的脖子,在他頭上一陣亂揉:“讓我看看你腦子怎么長的!一樣的爺娘生的,你怎么就這么聰明?我就說阿娘偏心,生我時沒好好生,聰明腦子都給你了。”

    “阿兄……”蓮生奴一邊兒狼狽地躲著長壽的蹂躪,一邊說道,“這和阿娘沒關系。我勸過你多少次了,有空要多讀書……”

    長壽揉夠了,才放開蓮生奴說道:“我才不讀呢。有你這么聰明的弟弟,我還看什么書啊?當我傻嗎?城門各處我會去打點,不過……”他湊近弟弟,小聲問道:“你確定康王會不安分?”

    蓮生奴嘴角溢出一絲冷笑:“他若想安分,又何必急著在京中培養勢力?就算他現在不想,將來誰又說得準呢?”

    長壽認真看了蓮生奴一會兒,一本正經地說道:“幸好你是我兄弟,要不然我得頭疼死。”

    “阿兄別挖苦我了!”蓮生奴倒臉紅了起來,“阿娘等你一定等急了,我們還是快點去吧。”

    長壽聽完蓮生奴的分析,心情輕松了不少,二話不說就和蓮生奴一道向淑香殿走去。看著淑香殿熟悉的輪廓由遠至近地出現在眼前,長壽忽然心里一動,轉向蓮生奴道:“蓮生奴,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蓮生奴溫和地微笑:“阿兄請講。”

    “如果……”長壽吞吞吐吐地說道,“我是說如果……有一天,有人讓你在阿爺和阿娘之間做一個選擇,你會選誰?”

    因長壽今日入宮,淑香殿一早就開始準備了。殿中各處都清掃一新,長壽喜歡的吃食也都一早備下。綠荷正領著宮人們巡視,有內官來報,寧王和楚王將至。

    綠荷得信便去稟報綺素。綺素正在習字,得報擱了筆,忙命人打起簾子,疾步行至門口,果然見長壽和蓮生奴兩人有說有笑地走來。

    長壽和蓮生奴見到母親出現,都快步上前,向母親行了家禮。綺素含笑拉起兩兄弟的手,讓他們一同入內。綠荷已命人擺上長壽愛吃的各色雜果及酪漿,長壽一入座便將各種吃食塞了一嘴。

    綺素見狀笑道:“怎么,在宮外還餓著了不成?”

    “倒沒餓著,”長壽含含糊糊地說道,“不過還是阿娘這里的合口。”

    “你就裝吧,”綺素笑道,“當我不知道你出去后又怎么胡鬧呢?你阿爺可是又收到彈劾你的奏疏了。”

    “這次又說什么?”長壽一口咽下食物后才問。

    “還不是說你游獵頻繁,日日馬球、夜夜笙歌,擾民過甚。”

    長壽跳了起來:“我怎么擾民了?京中貴戚,有幾個不愛游獵的?馬球、笙歌,那也是在我自己的府中,礙著誰了?”他壓低了嗓子道:“再說了,我要不裝成草包樣,還不被人盯得死死的,我還怎么走動辦事?”

    “阿兄,”蓮生奴安靜地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們背后的人是誰,他們抓不到你別的錯處,就只能在這上頭做文章了。”

    “我自然知道,”長壽沒好氣地說道,“我只是氣不過,他們憑什么這么中傷我?”

    “阿兄且忍耐一陣,他們狂不了多久了。”蓮生奴笑著安慰兄長。

    “這個且不說,”綺素插話道,“今天讓你們兄弟倆一起來,是有件事要商量。”

    長壽和蓮生奴對視了一眼,最后蓮生奴道:“阿娘請講。”

    綺素用銀匙攪動著面前的酪漿,斟酌了一會兒才慢慢開口:“你們應該也得到消息了,對北狄的戰事進行得頗為順利。”

    一提到這個,蓮生奴便笑了:“正是呢,我今日在會寧殿,正巧看到露布,兩位舅舅又斬獲了三萬狄人。”

    綺素不動聲色地問道:“想必你阿爺是想乘勝追擊了?”

    蓮生奴點頭:“阿爺的原話是:不打得狄人三十年抬不起頭顯示不了中原國威。”說到即將進行的戰事,蓮生奴也難得地有些激動。

    “三十年?”綺素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果然。”

    蓮生奴和長壽見母親的表情不像是高興的樣子,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最后還是蓮生奴問道:“莫非阿娘覺得戰事會有變數?”

    綺素搖頭:“阿娘不懂打仗的事,不過你兩個表舅都是帶兵多年的人,這次又籌劃周全,想來應該出不了什么岔子。我擔心的是以后。”

    “以后?”蓮生奴有些困惑,“請阿娘明示。”

    綺素幽幽嘆道:“飛鳥盡,良弓藏。這一戰傷了北狄根本,將來幾十年中原將再無外患之憂,你們想想之后會發生什么事?”

    蓮生奴反應靈敏,綺素只這么一提,他便明白了過來。這些年邊關不寧,國朝為抵御外虜,一直維持著大量的邊軍,到現在邊軍數量已大大超過了關內駐軍。且為有效抵擋狄人進攻,邊軍將領并不經常更換,故邊軍守將在軍中的威望甚高。長此以往,只怕軍中會出現只知有統帥而不知有君王的局面。

    外有強敵之時,上下一心,問題尚不明顯;而一旦外患平定,這些隱患便會漸漸地顯露。蓮生奴這才恍然:難怪會寧殿中父親說要打得北狄三十年內都無還手之力才肯罷休,父親只怕,不,是一定早有計較。中原雖無法長久地占據茫茫草原,卻可以做到威壓北狄。此戰讓北狄的實力大損,未來數十年狄人都不會再有膽子大舉進犯,豈不正是整合邊軍、將之重新置于皇權之下的絕好時機?

    蓮生奴想清了來龍去脈,才抬起頭問道:“阿娘的意思是,阿爺會裁減邊軍?”

    綺素點頭,頗有贊許之意:“這是我的猜想。北方平定,你阿爺必會因戰事減少之故而削減邊軍,更可以借著遣散軍隊的機會大力撤換將領,在軍中安插自己的親信。這樣一來,便可保證邊軍仍在朝廷的掌握之中。”

    “阿爺的確深謀遠慮。”蓮生奴簡短地說道。

    “那……”長壽有些遲疑地問,“阿爺會對兩個舅舅出手嗎?”

    綺素低頭,過了好一會兒才道:“以你們阿爺的性子,如果你兩個舅舅肯合作,他大概不會拿他們怎么樣。可你兩個舅舅手里的兵權是我們最大的倚仗,若是兵權被收回,于我們相當不利。所以趁著戰事還沒有結束,我們得先想好應對的辦法。”

    長壽吞了一下口水,直接望著蓮生奴說道:“拿主意的事我可干不了。”

    綺素也知道他不是能拿得定大事的料,并不為難他,于是便轉向了蓮生奴。

    蓮生奴卻沒有立即說話,他低頭思忖半晌才吐了口氣:“這事兒子得想想。”

    綺素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不知他是真的沒有對策,還是有別的打算。近四年來皇帝幾乎是手把手地教蓮生奴,這孩子的心智已遠非當年可比,有時連她也看不透這個兒子的想法了。她看得出,蓮生奴對父親十分景仰,且以他的聰明自然也清楚皇帝對自己如此著意培養的意思。這孩子越長大就越有自己的主意,也讓她越擔心。將來蓮生奴羽翼一豐,母子倆還能是一條心嗎?

    蓮生奴大概看出了母親的猶疑,微微抿了抿嘴唇,卻沒有說話。長壽雖不知其中微妙,但明顯感到氣氛有些尷尬,便故作爽朗地笑道:“今天這蜜餅做得好,阿娘,我能帶些回去吃嗎?”

    他這一打岔,綺素和蓮生奴都從自己的思緒中驚醒,適時地調整了情緒。綺素笑著對長壽道:“你問綠荷去,要有多的,你便全帶回去吧。”

    長壽笑道:“全帶走的話,蓮生奴就吃不到了,他肯定得在心里怨我。阿娘,你不知道,他可記仇了,小時候搶他半個餅,他都能記恨我半個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苗栗县| 伽师县| 安岳县| 富源县| 敦化市| 兰考县| 区。| 台东市| 辽宁省| 江安县| 厦门市| 屏东县| 寻乌县| 思南县| 舟山市| 乐东| 嘉兴市| 两当县| 怀柔区| 太康县| 剑河县| 南充市| 临清市| 于田县| 塘沽区| 布尔津县| 普洱| 寻甸| 贵溪市| 中西区| 青铜峡市| 开封市| 瑞金市| 清流县| 新余市| 依安县| 吴忠市| 正宁县| 德惠市|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