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善款越多越好,這樣一來就能幫助更多的人。 林玉竹想到最近正好春耕道:“我其實有個想法,就是覺得不穩(wěn)妥還沒定下來,想和皇姐商量商量。” 南宮羽彤和駙馬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認真聽林玉竹講來。 林玉竹思索了一下后把心中想法說了出來:“我知道很多農(nóng)戶都沒有好的種子,比如種稻谷,很多人家都是自己留種,但留的種卻不一定挑選最好的谷種留著,我就琢磨著,若是我們能買到江南那邊的谷種,再分給村民,相信會增加一些產(chǎn)量,眾所周知江南的稻谷是最好的。” 南宮羽彤對農(nóng)耕不熟悉,但感覺林玉竹說得很有道理。 江南素來都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稱呼。 就連她現(xiàn)在吃的米,都是江南御貢給皇上,皇上賞賜給她的。 南宮羽彤馬道:“你去把管農(nóng)事的官員叫來,我問問這個方法可不可行,若是可行倒是可以從慈善會撥款買一些谷種。” 駙馬也是辦實事的人,立刻就安排人去叫官員來。 林玉竹沒有停歇繼續(xù)道:“這是幫助大家的第一步,若想把這件事做好,幾萬兩銀子應該不夠。”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 好事也要一件一件地做。 她想得很清楚,授人魚不如授人漁。 她幫人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家日子好過起來,但她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還是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但遇到那些實在家庭困難的很的,她也愿意幫助一把。 把心中的想法和南宮羽彤還有駙馬仔細說了,兩人都很支持林玉竹的思路。 不過一刻鐘左右,管農(nóng)事的官員就來了。 來人名喚吳大人。 吳大人看起來約莫五十來歲,皮膚黝黑,瞧著老實巴交的。 南宮羽彤對吳大人很客氣,待吳大人行禮之后,便讓吳大人坐下。 丫鬟送上了茶水,吳大人卻局促不安地坐著。 南宮羽彤出言道:“吳大人不用緊張,我們叫你來是想問你,若是把江南的優(yōu)質(zhì)谷種拿到別的地方種植可不可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