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老魏的遭遇,李松只有報以同情。 老魏有時還是太偏執(zhí)了,明明買酒業(yè)etf就可以有效控制風險,可老魏不走陽關(guān)道,偏偏要走狹窄的獨木橋,買了杏花酒業(yè)這只股票,結(jié)果再次著了股市的道。 晚上8點鐘,街坊們再次聚齊,松江府準時開講,這次選擇的話題是:“你所知道的魔都古代名人。” 老魏馬上發(fā)言:“上次不是提到了黃道婆嗎?” “黃道婆當然是古代名人,除此之外呢?還有誰?” 一時沒人說話,忽然@老徐開口了:“好像有個叫徐光啟的人。” “沒錯,就是他。請問你是怎么知道徐光啟的?” @老徐回答:“我岳父母住在喬家路附近,那里好像有個石碑,說是徐光啟故里,上面還記錄了他的一些事跡。” “那可真是巧了,徐光啟的出生地就是喬家路。他生活在明末,是萬歷年間的進士,曾當過崇禎皇帝的禮部尚書。不過他最主要的貢獻是兩部書:一部是《農(nóng)政全書》,另一部是《幾何原本》。” @老張也許是對今天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他插話道:“老魏,聽說你的杏花酒業(yè)明天復牌?” 老魏頓時唉聲嘆氣:“你就不能不提這事?這不是往我傷口上撒鹽嗎?” “不提就不會跌停嗎?你這是當鴕鳥!” “你……”老魏發(fā)火了:“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兩人爭論不休,其他人在其中勸架,場面一片混亂。 李松對@老張也有點不滿:幸災樂禍,實在不應該。不過,他更關(guān)注松江府如何應對這種局面。 只見松江府提醒道:“請大家安靜一下,咱們還是繼續(xù)來說說徐光啟的貢獻吧。” 眾人見狀,便暫時停止了爭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