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大明文魁》
第(1/3)頁
城南登瀛坊巷林宅。
夏日炎炎,省城已是進入了酷暑。
水井中這兩頭鯉魚,自正式成了林家家魚后,活得都是很滋潤,雖沒有經(jīng)常投食,但井壁上的青苔已是足夠魚兒吃食了。鯉魚肥大的魚身在井里游動,魚尾有力地一甩一甩的,調(diào)皮兜著圈子追咬著尾巴,周而復始,好似道家的陰陽魚。
以往候忠書住在林宅時,忍不住貪嘴說了一句,看這魚的動靜,若抓來紅燒,那滋味該多鮮美啊。
這話給林淺淺聽見后,侯忠書就慘了,一個月來沒被林淺淺使小絆子。
井邊現(xiàn)在搭了涼棚,是土豪陳行貴的手筆,以往候忠書,黃碧友等在林家讀書時,沒少來這里。眼下走了涼棚卻留下了,省城的夏日酷熱,林延潮,林淺淺住的樓頂呆不住人,故而林延潮中午午睡后,就到這來讀書,作日課。
井沿旁擱著一桶水,里面放著兩顆大西瓜,是晚飯后,全家人用來消暑用的。
書桌的桌案邊,林淺淺給林延潮煮一碗冰糖綠豆湯。現(xiàn)在冰糖綠豆湯上還冒著些許熱氣,樹梢的知了一長一短的叫著,書案前林延潮一手拿著筆在紙上寫,一手翻著書卷,筆停書頁動,書頁動則筆停。
從拜訪林庭機回來后,林延潮一直在思考。
林庭機說得對,自己眼下年紀輕輕,只是一介秀才,別人不信服,書本完稿后刊發(fā)出去,撲街的可能很大。自己當然不是沒想到這一點,所以想到讓林庭機,與自己合著,借著他的名聲一用。
當初閻若璩寫尚書古文注疏時,也是四處請人指點,正是有幾位大儒的認可,閻若璩的這本大作才能進一步得到眾人肯定。只是忘齋先生不過是本府內(nèi)治尚書的名家。終究不能與黃宗羲相提并論,所以到底會不會撲街還是兩說。
至于其他名家大儒,自己也不識的,也無從請來指教。不過林延潮不管這么多,這本書寫下第一個字起,他定下了先疑古再重建的基調(diào)。
疑古是第一步,重建是第二步,疑古是因。重建是果。尚書古文疏注,是他的第一步,尚書作注,是第二步。第一步不走完第二步怎么走?
學海浩瀚無邊無涯,就算常人窮一生之力,都不能辦到,自己精力有限,若非借著過目不忘,以及上一世的記憶,就是知道方向。用三十年也不一定能復制出尚書古文注疏這本書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蓬溪县|
威信县|
华坪县|
黑河市|
南开区|
延安市|
巫溪县|
上犹县|
康保县|
上栗县|
屏边|
新龙县|
中山市|
安吉县|
若尔盖县|
兴化市|
安康市|
华安县|
毕节市|
康马县|
体育|
长兴县|
青冈县|
濉溪县|
东光县|
衢州市|
尉氏县|
五华县|
永胜县|
江门市|
阳山县|
新田县|
万州区|
革吉县|
孟州市|
阳谷县|
万载县|
永新县|
达日县|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