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當城里人(第一更)-《大明文魁》
第(1/3)頁
免除徭役在明朝叫優(yōu)免,多少讀書人考秀才,舉人,很大原因不止為了做官,還為了這優(yōu)免二字。
眾所周知明朝亡于流民,流民起于苛捐雜稅,苛捐雜稅為正役,雜役,正役為田畝,雜役包括攤派,雜泛徭役。
有了優(yōu)免徭役四字,雜役沒有了,有了免糧一石,
差不多免了十畝民田的正役,這點權(quán)力在明朝不能大富大貴,至少不家破人亡,做一個開心的自耕農(nóng)。
眼下林延壽,林延潮二人都還沒有到十六歲成丁的年紀,可以免役。不過大伯和三叔卻不行所以以前大伯要去衙門厚著臉皮當一個白役,也是為了逃避稅賦,不過三叔卻免不了。
現(xiàn)在大伯有了衙門里的正式差事,所以林高著優(yōu)免一丁的待遇,三叔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享受到了,當然這是在林延潮,林延壽還沒有十六歲前,林延潮沒有考取秀才功名的前提下。
隨便說一句,秀才可以免兩丁,免兩石。
大伯道:“這我們都知道啊,這不是應(yīng)該更應(yīng)該買田嗎?別小看免糧一石四字,也就是我們家十畝水地的正役少了,不僅如此,還少了淋尖踢斛的一塊,免糧的好處,自己家地里種出來每一粒糧食,都是咱們家的。”
淋尖踢斛這是官府收糧的潛規(guī)則,官府收糧時,用個大斛做量器,百姓將糧食放進斛里稱重。
谷堆要按尖堆型裝起來,會有一部分超出斛壁,然后這時收糧的胥吏,就是展示神腿蓋世的功夫,對著斛里猛踹一腳。這溢出來的谷物,據(jù)說是彌補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損耗用的,歸入自己腰包了。所以老百姓納糧,國家拿一塊,胥吏要剝削一塊。
林延潮接著道:“是啊,大伯如果免糧一石最多只夠十畝地用的,如果我們家繼續(xù)買地,多余的地就不能享受免糧的好處了,那么正役加上淋尖踢斛這一塊,就夠我們受了,萬一遇上了災(zāi)情,那可糟了。”
“你這么說是對,但不是大家還在種著地么?”然后大伯又道:“或許等明年我們家延壽過了童試,考上了秀才,咱們家不又可以買地,早買晚買都一樣嘛。”
大伯依舊對自己的兒子信心滿滿,隨即見了林延潮又道:“延潮,你不要誤會,你也是很厲害的,不過就是聰明用到俗事上去了,沒在讀書的點上,你大哥不同,一心一意讀書,沒有分心啊。將來也好,你哥當了官,你就給他當師爺。”
“戲文里怎么說的,你大哥就是包龍圖,你就是公孫策啊,哈哈!”
大伯又在自以為萌萌噠了,林延潮黑臉道:“大伯,我真的不想和你再說話了。”
“別,別,你可是咱們家小諸葛,大伯聽你的,你說不買就不買,咱們和爺爺說一說,不過既然不買地也要種地吧,不然咱們家吃什么。”大伯開口道。
“咱們不種,租給別人種就好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太仆寺旗|
密云县|
广水市|
潮安县|
铜山县|
原平市|
西宁市|
武冈市|
阿拉善右旗|
汾西县|
镇远县|
太和县|
西城区|
竹溪县|
宜宾县|
乌拉特中旗|
拜泉县|
万盛区|
竹北市|
丹阳市|
吉安县|
济源市|
南澳县|
绥江县|
花莲市|
孟村|
天祝|
峨山|
本溪市|
如皋市|
三明市|
福泉市|
兴业县|
红河县|
芦山县|
金沙县|
昌都县|
呈贡县|
南安市|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