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大明文魁》
第(2/3)頁
《書》就是尚書,尚字通上字,意為上古之書,從三代開始記載。朱熹在中庸作序道,儒家圣圣相繼的十六字心傳,就是出自尚書里的大禹謨。
正如孔子所說,讀尚書可疏通知遠。
林延潮決定不著急下結論,還是再多挖點資料。
林延潮先是直接去了書樓,借了一本國朝福州府鄉試題名錄。這題名錄里,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齡、籍貫的名冊,也記錄了考生科考時,選用何書為本經。
林延潮將這本題目錄看完,總結了一下,本府內學詩,春秋,易的最多,禮記次之,尚書則是最少。林延潮不由想罵娘,以尚書為本經的學生這么少,說明府內能教尚書的老師也很少啊。
要不要隨波逐流,改換陣地,詩經好像也不錯,孔子不是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大意是詩三百,一句話概括,就是三觀正啊。
春秋也不錯,孔子修春秋,以微言大義,令亂臣賊子懼!
但想來想去,林延潮還是舍不得放棄尚書,但是沒有一位能指點自己,精通尚書的經學老師,也是沒用啊。算了,還有半個月,才定本經,林延潮想多問問其他人的意見,再決定。回到號舍后,眾人也多沒有睡覺。林延潮的成績時高時低,眾人現在也拿林延潮當作奇葩來對待,弄不清楚倒是他的真實力到底如何,是不是作弊。
號舍里,唯有于輕舟與林延潮,那一夜交心后,二人關系不錯。林延潮乘機向他問起了可以不可以選尚書作本經的事。于輕舟很是意外反問:“你為何要選尚書啊?”
林延潮毫不猶豫,很無恥地道了三個字:“我喜歡!哈哈!”于輕舟斥道:“不是喜歡不喜歡,書院弟子,一般只治《春秋》,《詩經》,除非你自學成才,或是來書院之前,已是有了其他經師,否則一般不會改治他經的。”
林延潮沒有說話。于輕舟壓低聲音道:“你怎么這么隨性啊,你上一次月課試了第二,若都是這成績,很有希望從外舍進入中舍,從外課生成為內課生。但若是下個月,你選了尚書為本經,誰來教你治經,那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林延潮當下道:“外課生與內課生,除了多了點銀子又如何,我就不信了,進了中舍,我讀書就會更聰明了,在哪里求學不是一樣。”于輕舟搖了搖頭道:“你還真是不知規矩,你以為外課生與內課生沒區別,我實話告訴你,書院一百年來,從沒有外課生參加童拭,能考取秀才的先例。”
“外課生不能中秀才?”
于輕舟點點頭道:“很難,一般都是在縣試,府試時就落第了,少有府試中第,就算僥幸府試中第,又怎么能過院試。延潮,你要知道童子試里升補罷黜,要比書院三舍艱難十倍。在書院里你都無法成為內課生,你又怎能指望靠童試時,一朝中式,還是趁早與我一般早點打道回府吧!”
林延潮微微吃驚,于輕舟盤膝坐在床上,以一副前輩的口吻道:“你現在知道艱難了吧,所以朔望課你隨便考考無所謂,但半個月后的月課,一個半月后的季課,對你而言,不容有失,乘著你現在還有進入內舍的希望。”
聽了于輕舟的話,一旁的黃碧友也是湊過來道:“延潮兄,若是你下一次的月課,還是與這次朔望課,一樣排名的話,你就算季課考得再好,也沒有機會進內舍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揭东县|
汤原县|
简阳市|
塔城市|
嘉黎县|
正宁县|
正宁县|
景东|
荥经县|
册亨县|
贵南县|
曲阳县|
青田县|
马边|
贵阳市|
长岭县|
定日县|
南陵县|
独山县|
虎林市|
丹寨县|
木兰县|
香格里拉县|
湄潭县|
赣榆县|
大石桥市|
钟山县|
湖北省|
屏边|
祁门县|
荥阳市|
毕节市|
嵩明县|
汉源县|
德保县|
景德镇市|
济阳县|
四子王旗|
桦甸市|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