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大明文魁》
第(1/3)頁
這兩日林延潮一直在家里讀書,習帖。
雖說那日謝家老三得意洋洋地上門來要林家應役時,被大伯和三叔拿出文書直接給罵了回去。但林延潮猜想以謝老虎的性子,肯定不會就這么算了,事后必定會報復。
林延潮索性就在家里坐著,準備接招。在家日子,他也沒有閑著,讀書的事,是一刻不能放下,林誠義所贈的大學章句一書,他已是細細研讀了。
在兩漢,唐宋時,大學章句還不算是經學之一,無論是漢五經,唐九經,十二經,還是理學大成宋朝,官方定下的儒家十三經中都沒有大學一篇。
是后來朱熹取《禮記》,中庸和大學兩篇成書,合儒家十三經里的《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洞髮W》是曾子所作,章句是剖章析句,是朱熹為《大學》作注,兩者合起來就是《大學章句》。
而大學章句是林延潮讀的第一本經學,論起讀書次序。
林延潮記得古人讀經學,一般是從五經之首,易經開始,古人認為易經從上古伏羲傳下,成書最早,要最先讀。也有的說法是五經中易經最難,需最先搞懂。
而朱熹注四書后,是認為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經學讀書次序是,先四書再五經。因為四書易,五經難。并且四書成書于孔子后,五經成書于孔子前。
四書里《大學章句》是朱熹用力最勤的作品,為了怕別人不能體會他用心良苦,朱熹還寫到,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所以遵循朱熹的教導,社學里教授經學,一般是讓學童們先讀《大學》,定下規模,但也有少數例外的,從最難的孟子讀起。
也有的社學,完成了蒙學教育后,經學里都先教論語。這是怕學童沒有耐性,先教最重要的一書,能體會到孔圣人的經典,一輩子就受用無窮了,其他經書的只要不赴科舉,沒讀也不可惜。
林誠義將大學章句贈給自己,當然也是要林延潮先讀《大學》定其規模的意思。
林延潮又將書讀了一遍,想到聽說一般讀書人若想文章大成都需十年苦功的,這也是往往說的十年寒窗。
想想自己那不靠譜的堂兄林延壽都說已是讀完了四子書,這已是很牛逼了,畢竟堂兄他才十三歲。難怪說他,有資格就要赴明年的縣試,弄得自己大伯逢人就是吹噓。
想想自己竟才剛剛開始讀大學,這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林延潮恨不能立即頭懸梁錐刺股起來,不過整本大學章句,憑著他驚人記憶力,不用兩日,就翻來覆去背得滾瓜爛熟了,只是對于其中經義,還不是很明白。
正好這一日自己那堂兄,從社學放學回到家里。
“爹,爹,我餓了!我餓了!”林延壽一回來就要吃的。
“大伯去集鎮了?!?
林延潮應了一聲,心想這正好是個可以請教的機會,拿著書上前道:“堂兄,我讀大學章句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想向你請教?!?
“潮弟,我沒空,今日的課業,還沒有讀完,等我讀完書,你再來吧。”林延壽一臉高冷地拒絕了林延潮。
“小氣!”
林延潮無奈地走到一邊,拿起水喝,心想怎么換個法子,讓這堂兄教自己一些。
林延壽倒不是有意拒絕林延潮的,只是他真的餓了。林延壽先去碗櫥里拿出一塊光餅,啃了起來,墊了肚子后,這才攤開書開始念,一開口也正好是大學章句。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东城区|
越西县|
通榆县|
郁南县|
无锡市|
祥云县|
兖州市|
桦甸市|
涪陵区|
磐安县|
宁远县|
方山县|
夏河县|
松江区|
罗定市|
威远县|
姚安县|
安远县|
五指山市|
海安县|
舒城县|
光山县|
会理县|
仁化县|
永嘉县|
东丰县|
SHOW|
芮城县|
隆德县|
郯城县|
集安市|
镇巴县|
旺苍县|
浮山县|
中西区|
玉屏|
社会|
隆安县|
马公市|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