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撫帥,出來了。” 楊宗烈先在桌子上鋪開一張地圖,同時說道:“我們總共推演了十五個方案,經過再三篩選,剩下五個概率最大的方案。” “第一個方案,跟在嵊縣伏擊勇衛右軍一樣。先佯攻湖州城,與官軍主力接戰,然后假裝不敵,向后撤退,把官兵引到合適的位置加以伏擊...” “第二個方案,跟第一方案類似,是以杭州城為誘餌。利用宣撫司和官軍急于收復杭州的心態,讓他們聚軍杭州城下。先利用堅固的城池給予官軍有力打擊,再伺機撤出杭州城,把包袱甩給官軍,迫使他們分兵。先集中優勢兵力殲滅其中一支,再調頭收拾另一支。” 聽到這里,劉猛興奮地說道:“這個我知道,叫局部集中優勢兵力。嚼著嘴里的,夾緊筷子上的,盯住碗里的,再一口口吃掉。” 大家哈哈一笑。 “第三個方案,在湖州嘉興一線集中兵力,把官軍主力全部吸引過來,再派遣偏師出廣德、建平、高淳直至太平當涂,再沿江而下,直取江寧、丹徒,襲擾揚州瓜州等地,再進一步攻取常、蘇等地,切斷官軍后路和糧草供應。等其不戰自亂,再前后夾擊。” 劉猛和薛孚在用心地聽著。幾經改進完善,參謀局的推演分析,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強的。 “第四個方案,放棄浙北,在那里以防守為主,集全力西進,直取徽州、寧國。池州,渡江北上,直取兩淮,揮師中原,跳出東南一隅,獲取更廣袤的回旋余地...” “第五個方案...” 聽完楊宗烈的介紹后,岑國璋笑著說道:“殊同、孟堂、傳良,你們覺得旦余琦會用哪一個方案?” 三人愣了一下,薛孚和劉猛把第一個發言的機會讓給了楊宗烈,畢竟所有的推演方案都是他主持的,應該最有發言權。 “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蟲,我怎么知道?”楊宗烈攤手答道。 “旦余琦的資料收集得很少,無法分析出他的性格。他手下四大法王,六合上王,似乎領兵打仗有點道行的是東王和楚王,再加上一個韓王。其余的應該是另擅他長。”薛孚皺著眉頭說道。 “殊同說得對,現在我們對這些逆賊領兵的偽王都不熟悉,不好推斷。”劉猛補充道。 說完后追問道:“撫帥,你覺得旦賊會采用哪個方案?” “我跟你們一樣,對旦賊和他手下那幫領兵大將不大熟悉,不好推測。不過交戰雙方一方不熟,我們可以從另一方進行推論。宣撫司和都督府的情況,我們很熟悉...”說到這里,岑國璋頓了一下說道,“我相信旦賊也應該很熟悉。” 劉猛、薛孚和楊宗烈三人都點點頭,表示絕對相信這一點。 從眾多的情報來看,宣撫司就跟社戲里的舞臺子,四面透著風。 任何機密,只要你有心加上愿意花錢,都能挖出來。就連廣安王昨晚跟秦淮河的頭牌說了哪些私己話,都能問出來。 都督府稍微好些,大概跟貓狗可以鉆進鉆出的籬笆一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