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俞巧云說的那些情況,對岑國璋沖擊非常大。當他又一次跟著王云、許遇仙上船沿運河北上時,還在想著這些事。 “益之!”王云看出岑國璋的心不在焉,出聲叫喚道。 “哦,老師。” “你上次不是對這十年九災的淮河有治理想法嗎?說一說。” 聽了老師的話,岑國璋強打著精神,站在船頭指著遠處說道:“淮河十年九災,關鍵是入海口被黃河奪走。黃河高,淮河低,無法合二為一一起入海。淮河被堵住入海口后,聚集成了洪澤湖,本朝又匯集出高郵湖。” “但是淮河光靠運河轉道長江口入海,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每年雨季,上中游下雨,下游告急,高家堰等湖堤時常被沖垮。要想徹底解決問題,我的想法就是挖一條水渠,從洪澤湖經淮安城,與黃河平行,在阜寧縣扁擔港一帶入海。” “測繪處已經初步核算過,大約總長一百八十千米,渠寬六十米到一百米,深...” “益之,等等,你說的這米是怎么回事?” “哈哈,奉賢聽糊涂了吧。起先我也聽得糊涂。這是益之折騰出來的,先是恒源通、隆利昌、鳳呈祥等幾家商號使用,東海商會、閩海商會、松江府、明州府商界也跟著用。到后來,益之編練的楚勇、淮勇、川勇軍營和糧臺又沿用。益之,你說說,你搗鼓出來的那個衡量度是怎么個章程。” “是老師。奉賢兄,這個新的衡量度不是我搗鼓出來的,是屬下一伙人覺得現有的衡量度過于粗糙,這才搗鼓出來的。比如長度,基本單位是米,是測量穿過京師的這條子午線,嗯,我們定為零度子午線。從最南點到最北點的距離,兩千萬分之一即為一米。” “子午線測量?最南點到最北點的距離?兩千萬分之一?”許遇仙表示很懵圈,強烈希望能講些他能聽得懂的話。 “測量子午線,前景朝僧人一行和尚就主持測量過。”岑國璋介紹道,“在朝廷的支持下,他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子午線測量活動,測量地點達十二處,以河陰為中心,北起漠北鐵勒,南達安南林邑,測量范圍之大前所未有。測量內容包括每個測量地點的北極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的日影長度...” 看到許遇仙越聽越懵圈,岑國璋及時收住,“我們根據測繪處測量出的數據,確定一米的長度,打造出三根規桿,分別用純銀、黃銅和精鋼制成,以為模本。一米往下細分為,十分之一為分米,百分之一為厘米,千分之一為毫米,萬分之一為絲米。往上分,十米,百米和千米,千米也叫公里,差不多等于兩里左右。” “質量,也就是大家平時理解的多重,基本單位是克,即一立方分米的純凈水,在四攝氏度時的...” “益之,這攝氏度又是怎么個章法?” “這是冷熱溫度標準。是泰西一個姓攝的人提出來的,純凈水在海邊結冰就是零度,完全煮開就是一百度,中間再等分...” 岑國璋說著說著,發現許遇仙眼里的圈圈越來越多,他解說得都有些發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