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五卷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華人民共和國(2)-《超值金版-中國歷史1000問》


    第(1/3)頁

    第十五卷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華人民共和國(2)

    新中國的“十二年規劃”是什么?

    為了迅速發展科學事業,迎接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黨中央于1956年1月召開全國知識分子會議,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用幾十年時間在經濟上和科學上迅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任務。

    會后,黨中央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編制了《1956年至1967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即“十二年規劃”),提出“重點發展、迎頭趕上”的方針。

    “重點發展”就是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擬定了57項重點任務,其中特別強調發展原子能、火箭和噴氣技術、電子計算機、半導體自動化、精密機械、儀器儀表等新興技術。

    “迎頭趕上”就是盡量采用世界先進成就,瞄準新興科學和新興技術,走捷徑趕上去。

    為了保證科學規劃的實現,1958年11月23日成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聶榮臻任主任,具體領導貫徹執行規劃所提出的任務。

    當時,決定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重點發展以導彈、原子彈為代表的尖端技術。

    經過努力,“十二年規劃”所提出的主要任務,除基礎理論一項外,其他項目提前5年于1962年完成。

    誰提出了“雙百”方針?

    1951年,毛澤東為中國戲曲研究院的成立寫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題詞。

    1953年,毛澤東提出歷史研究要“百家爭鳴”。

    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正式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即“雙百”方針。

    1956年5月26日,陸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向知識界作了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講話,系統地闡述了“雙百”方針,指出它是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科學工作和文化藝術事業的基本方針。

    中共八大的議程包括哪些?

    1956年8月30日至9月12日,在中南海先后召開了兩次“八大”預備會議。

    毛澤東在這兩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出了“八大”的目的和宗旨是總結“七大”以來的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56年9月15日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禮堂隆重開幕。

    出席會議的代表有1021人,他們代表著1073萬黨員。

    58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應邀參加了大會,我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以及中央直屬機關、國家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團體的負責人員也應邀列席了會議。

    大會的議程是:毛澤東首先致開幕詞,劉少奇代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政治報告。

    鄧小平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周恩來在《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中總結了我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情況,就近年來領導經濟工作中所感到的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

    陳云在題為《關于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高潮以后的新問題》的發言中,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新格局,即“三個主體、三個補充”這一極有創見性的著名論點。

    會議于1956年9月27日勝利閉幕。

    “八大”正確分析了三大改造后中國的主要矛盾,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不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而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八大”做出黨的工作重點及時戰略轉移的決議,并借鑒了蘇聯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在肯定重點發展重工業的同時,強調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的重要性。

    誰是提出“一國兩制”的第一人?

    1956年春,毛澤東委托章士釗轉去一封中共中央致蔣介石的信,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辦法:除外交統一于中央外,其他臺灣人事安排、軍政大權,由蔣介石管理;如臺灣經濟建設資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撥款予以補助;臺灣社會改革從緩,待條件成熟,亦尊重蔣介石意見和臺灣各界人民代表進行協商;國、共雙方要保證不做破壞對方之事,以利于兩黨合作。

    后來,毛澤東又說:臺灣與大陸統一后,臺灣“一切可以照舊”、“可以實行三民主義”,從而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初步設想。

    此后,中共中央又多次研究和充實了這一設想:1956年6月,周恩來在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正式提出希望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1960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重申了毛澤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四條辦法;1963年,周總理請張治中、傅作義致函陳誠,再次闡明:只要臺灣在外交上統一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都可尊重蔣介石、陳誠意見處理。

    但是,由于這一時期,蔣介石與美國簽訂了針對大陸的軍事條約,不愿放棄“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夢想。

    盡管毛澤東作出了“和平解放臺灣”、“使臺灣重新回歸祖國”的種種設想,但因缺乏實施的具體條件,均告無果。

    “一五計劃”于何時完成?

    1957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工業方面,1953年-1957年的五年內,我國先后施工的工業項目有1萬多個。

    一大批基本建設項目建成并投入生產。

    我國有了自己的汽車、飛機、重型機器和精密儀器等制造業,有了高級合金鋼、有色金屬冶煉等新的工業部門。

    農業方面,連年豐收,糧棉產量連年增產。

    以鐵路為中心的交通運輸業,也有很大的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長江第一橋是哪座橋?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江,水又深又寬,就像一條天塹,阻隔著我國南北的交通。

    新中國成立以前,長江上沒有一座橋,江南江北的人民只能靠船擺渡過往,十分不方便。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二年,有關部門就開始了橫跨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的勘察設計工作。

    1955年9月1日,武漢大橋正式動工,1957年10月,離正式施工僅僅兩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大橋全部竣工通車了。

    武漢長江大橋全長1670米,下層為鐵路橋,可以同時對開兩列火車,上層為公路橋,可以并列行駛4輛汽車。

    從此,一列列南來北往的列車從大橋上飛馳而過,祖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變得暢通無阻。

    接著,我國的橋梁工人繼續奮戰在長江上,相繼建成了南京長江大橋、重慶長江大橋等長江大橋,而南京長江大橋更是新中國自力更生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橋梁。

    新中國第一個水電站是什么?

    解放以前,我國沒有一座水電站。

    我國有上千條江河,水力資源豐富,預計蘊藏的發電量達6.8億千瓦,可開發的有3.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新中國成立后,共和國的水電站建設者首先在黃河上中游建設了鹽鍋峽、青銅峽、劉家峽、三門峽、八盤峽和天橋等水電站。

    20世紀50年代,又在錢塘江建起黃壇口、新安江、富春江、烏溪江等水電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安江水電站。

    新安江在錢塘江的上游,20世紀50年代后期,為了加快工業建設的速度,解決華東地區電力嚴重不足的困難,國家決定在這里筑壩蓄水,興建水電站。

    正當工程全面鋪開之時,援助建設的蘇聯專家撤走了,設計的圖紙也被帶走了,原來訂好的購買發電機的協議也撕毀了,水電站建設陷入困境。

    但中國人民是有志氣的,中國自己培養的水電工程科技人員是有能力的。

    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他們自己設計圖紙,自己制造機器,自己主持施工,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終于,在青山峽谷間,一道高高的堤壩攔住了東流的江水;壩底機房中,一臺臺水輪發電機安裝就位。

    不到3年的時間,第一座我國自行設計、自制設備、自己施工的大型水電站建成發電了!周恩來總理親筆為水電站題了詞。

    新安江水電站的建成,為中國以后建造水電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西藏農奴為什么能翻身做主人?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在1951年簽訂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

    根據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

    人民解放軍嚴格遵守黨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熱情地幫助藏族兄弟發展農牧生產,為他們治療疾病。

    人民解放軍還克服了重重困難,修通了西藏連接祖國內地的青藏和川藏公路,辦起了學校和醫院,使西藏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59年3月,一場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運動在西藏展開。

    千百年來飽受壓迫剝削的百萬農奴紛紛起來控訴三大領主的滔天罪行,廢除、焚毀了世世代代使他們慘遭剝削壓迫的各種債據契約,分得了土地、牲畜、農具和房屋。

    得到自由和土地的人們生產積極性高漲,很快就使西藏的農牧業生產有了飛速的發展。

    廣大翻身農奴從此成了雪域高原的真正主人。

    大慶油田是如何建成的?

    大慶油田的建設是十分艱苦的,石油工人們為了早日實現我國的石油自給,日夜奮戰在工地上。

    由于缺少運輸機械,鉆機無法立即運到工地,“鐵人”王進喜和他的隊員們硬是人拉肩扛,把上百噸重的鉆機運到工地上。

    每天開鉆機時需要的四五十噸水,他們又硬是一盆盆、一桶桶地運來,保證鉆機及時開鉆。

    有一次,發生了井噴事故,王進喜不顧自己有腿傷,帶頭跳進冰冷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壓井噴用的泥漿。

    就這樣,他在泥漿里足足泡了3小時,終于把井噴壓住了。

    當大伙兒把王進喜背上來時,他的腿已經動不了了。

    在大慶,像王進喜這樣的工人還有很多,他們用這種“鐵人”精神,戰嚴寒、斗酷暑,克服了井噴、缺水、缺糧等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短短3年多時間里,就高速度地建成了我國最大的油田。

    時傳祥是何許人?

    時傳祥是北京的一位掏糞工人。

    解放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推著沉重的糞車走街串巷去掏糞。

    掏糞不但又臟又累,還處處遭人歧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佛坪县| 金寨县| 淄博市| 海安县| 宝清县| 苏尼特左旗| 德惠市| 东港市| 古交市| 和平县| 固阳县| 韶山市| 三河市| 霞浦县| 平安县| 依兰县| 灵山县| 富锦市| 德安县| 义乌市| 郁南县| 库尔勒市| 黄浦区| 繁峙县| 阜新市| 兰溪市| 涡阳县| 鞍山市| 五台县| 玉屏| 巩留县| 平乡县| 安福县| 盖州市| 定边县| 会泽县| 江口县| 平果县| 东港市|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