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卷 掃平六合、一統天下--秦時明月漢時關(3)-《超值金版-中國歷史1000問》


    第(1/3)頁

    第六卷    掃平六合、一統天下--秦時明月漢時關(3)

    李廣為何到死難封侯?

    “飛將軍”李廣一生征戰拼殺七十余場,勝多敗少,是匈奴人心目中最可怕的勁敵。

    但是,李廣卻因各種原因總沒有得到相應的封賞,手下的將校們被封侯的人已有幾十個,而李廣自己卻依然沒有被封侯。

    一齊出道且能力和聲名都遠遠在自己之下的堂弟李蔡已經身為丞相,位列三公之尊時,李廣依然是一個普通將軍。

    李廣有一次私下和占卜天象的王朔討論自己難封侯這件事。

    王朔問他:“你是否做過違背良心的事?”

    李廣想了一下說:“我鎮守隴西的時候,羌人曾經起來造反,我用計哄騙他們,使他們投降了,后來我又用計把這800多投降者在同一天內殺死了。

    這是我引為遺憾的大事。”

    王朔嘆息道:“給人帶來災禍的事,最嚴重的莫過于把已經投降的敵人殺掉,這就是將軍所以沒有被封侯的原因。”

    為什么說桑弘羊是理財高手?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漢武帝時大臣,洛陽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13歲入侍宮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終武帝之世,歷任大司農中丞、大司農、御史大夫等重要職務,深得漢武帝劉徹寵信。

    劉徹在位時,由于連年征伐匈奴,需要花費大量錢財,于是找來桑弘羊商議。

    劉徹問桑弘羊:“朕決心抗擊匈奴,但和匈奴打仗需要大量軍費,能不能增加農民的稅收?”

    桑弘羊說:“不可以。

    現在農民的負擔夠重了,除了交地稅、服勞役外,還要用現錢繳納賦稅。

    如果農民不堪重負,他們會起來反抗,政局就會不穩定。”

    劉徹問:“到哪里去籌集軍費開支所需的錢呢?”

    桑弘羊說:“天下有的是錢,卻不掌握在您的手中。

    如果把它們拿出來,別說這點軍費開支,就是要再多的錢也沒問題。”

    劉徹一聽,急忙問道:“你快說,從什么地方弄錢?”

    桑弘羊說:“本朝開國以來,冶鐵煮鹽都是商人去做,這些商人壟斷了鹽鐵的生產和買賣,開采費用又不高,所以獲利豐厚。

    如果將鹽鐵的經營權收回來,由官府實行專賣,既對國家財政有利,又能抑制豪強勢力。”

    劉徹高興地說:“好,朕就按你的辦法去做。”

    桑弘羊在劉徹的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財政經濟改革措施,用他卓越的理財能力,為西漢政府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陵降匈奴有什么隱情?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勇猛善戰,非常有才能,卻受制于無能而又狂傲自大的上司李廣利。

    李廣利嫉才妒賢,心胸狹窄。

    公元前98年,李廣利率領1萬精兵從酒泉出發,從天山右側攻擊匈奴右賢王的軍隊。

    以李陵之才能,本當擔任一方要職,沖鋒陷陣,然而,李廣利卻準備讓他管后勤輜重。

    報國心切卻又不諳世故的李陵自然不愿意,便對劉徹說:“如果給我5000精兵,我就可以直接沖進匈奴單于的大帳!”

    劉徹聽后很高興,真給了李陵5000精兵,讓他攻擊匈奴。

    一個月后,李陵的軍隊到達浚稽山(今蒙古圖音河南),與單于的3萬騎兵相遇。

    匈奴兵見漢軍少,蜂擁圍攻漢軍。

    李陵趕緊命令軍士放箭,千弩俱發,匈奴兵應弦而倒。

    匈奴兵潰逃,漢軍乘勝追擊,殺掉數千人。

    單于大驚失色,又聚集了鎮守其他地方的8萬兵馬攻擊李陵。

    李陵寡不敵眾,邊打邊后退,向南走了幾天后,才到達安全地帶。

    這次,李陵的士兵又殺了匈奴兵三千多人。

    面對如此強勁而毫不畏懼的對手,匈奴以為自己面對的乃是漢軍精銳;而且此時李陵已退至離漢朝邊塞不遠的地方,單于也擔心自己會中敵人引敵深入而圍殲之計,因此準備撤走。

    就在這時,漢軍中一個軍官投降匈奴,并告訴匈奴,李陵的軍隊并沒有后援,并且箭矢也快用完了。

    單于大喜,更猛烈地攻擊漢軍。

    最后,李陵軍隊的士兵幾乎死光,李陵本人也被匈奴俘虜。

    劉徹聽說李陵被俘,便殺了李陵全家老小。

    本來,李陵是想逃回去繼續為漢朝建功立業的,當劉徹殺了他全家后,他很難過,無奈之下,就投降匈奴了。

    司馬遷為什么寫《史記》?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

    司馬遷的祖先做過周代史官,他的父親司馬談學識豐富,在漢武帝時擔任太史令。

    司馬談寄望兒子能夠傳承自己的學業,自幼就對司馬遷進行全面的教育。

    司馬遷10歲時,就能誦讀《左傳》、《國語》、《尚書》等古代流傳下來的經典著作,在文學和歷史兩方面打下了堅厚的基礎。

    從20歲開始,司馬遷到各地去游歷,足跡幾乎遍及全國。

    司馬遷每到一處,凡是典籍中有記載或傳說中著名的地方,都要親身去考察踏勘,拜訪當地的老年人。

    經過長年的游歷和考察,司馬遷開闊了視野,鍛煉了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積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為寫作《史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遷36歲時,父親司馬談因病辭世。

    司馬談生前正著手撰寫一部歷史書,已經搜集準備了材料,但才要動筆,便重病纏身。

    彌留之際,司馬談拉著司馬遷的手再三囑咐他要了卻他的心愿--著史。

    司馬遷眼含熱淚,連聲應諾,接受父親的遺訓。

    公元前108年,司馬遷任太史令,開始撰寫父親沒能寫完的史書。

    這時,他有機會接觸中央政府的各種文件檔案,并且在皇家藏書中博覽了許多珍貴的書籍,知識更為豐富了,搜集到的資料也更加完備了。

    然而,當司馬遷48歲時,無妄之災突然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司馬遷的好朋友李陵被匈奴所俘,劉徹一怒之下,將他的全家都處死了。

    李陵得到這消息,被逼無奈投降了匈奴。

    司馬遷與李陵相識多年,對李陵較為了解,他在劉徹面前為李陵辯解,觸怒了劉徹,受到宮刑的處罰。

    雖然沒有危及生命,卻令司馬遷蒙受了巨大的恥辱。

    司馬遷悲痛萬分,幾次想要自盡,可想到父親的遺愿還沒有完成,不甘心就此死去。

    司馬遷決心頑強地活著,將那部史書寫完。

    經過多年的艱辛筆耕,在53歲時,司馬遷基本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記》。

    《史記》計130篇,52萬多字。

    其中包括“本紀”12篇,按帝王年代、世序記載帝王的事跡;“表”10篇,用列表的方法記載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簡明實用;“書”8篇,記載重要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現象,政治設施和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情況;“世家”30篇,記載各國諸侯、王和孔子、陳勝等特殊重要人物的史事;“列傳”70篇,記載重要官吏、名人、少數民族和鄰國的歷史,其中還有部分下層社會人物的傳記。

    你了解蘇武的傳奇經歷嗎?

    公元前100年,劉徹正想出兵攻打匈奴,匈奴卻派使者來求和,還把以前扣留的漢朝使者都放了回來。

    劉徹為了答復匈奴的善意,派中郎將蘇武帶著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出使匈奴。

    蘇武一行風餐露宿,長途跋涉,終于到達匈奴單于居住的地方。

    單于見蘇武送禮上門,以為漢朝軟弱,所以對蘇武及使臣們極其傲慢無禮,并企圖利用前次投降匈奴的漢朝使者衛律威逼蘇武賣國求榮。

    蘇武嚴辭拒絕叛徒衛律的游說,把叛徒衛律罵得狗血淋頭。

    于是,單于決定把蘇武關在地窖里,不給他吃的喝的,想借此逼他屈服。

    當時正是入冬天氣,外面下著鵝毛大雪。

    蘇武忍饑挨餓,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餓了扯一些皮帶、羊皮片啃著充饑。

    幾天過去了,他居然沒有餓死。

    單于見蘇武軟硬不吃,便下令把蘇武放逐到北海(今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去放羊。

    臨行前,單于對蘇武說:“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北海荒無人煙,一年到頭白雪皚皚,連鳥獸也很難見到。

    有時蘇武餓得沒有辦法,就掘開野鼠洞,掏洞里的草料來充饑。

    每天,他一面放羊,一面撫弄“節杖”,希望總有那么一天,能夠拿著節杖,重返漢庭。

    公元前85年,匈奴單于死了,匈奴發生內亂,分裂成了三個部落。

    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求和。

    公元前81年,漢朝與匈奴幾經交涉,匈奴才把蘇武及其隨員共9人放回長安。

    王昭君為什么出塞?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為了鞏固和漢朝的關系,他提出了“和親”的請求。

    漢元帝為了保證北部邊境安全,決定挑選一位漂亮的宮女嫁給呼韓邪單于為妻。

    后宮的宮女聽說要她們遠嫁塞外,沒有一個答應。

    正在管事的太監急得團團轉時,來了個應募人,她就是王昭君。

    宮中的無聊生活,使王昭君感到厭倦,現在有了跳出樊籠的機會,她不愿放棄。

    管事的宦官立即上奏漢元帝,漢元帝下旨應允。

    王昭君出行的那天,長安街道張燈結彩,京城的大小官員都來給她送行。

    王昭君出塞時帶去的禮物非常多,一長溜騾馬的背上馱滿了東西,別的不說,光是絲織品就有一千八百匹。

    呼韓邪單于欣喜萬分,既娶到年輕美貌的妻子,又加強了同漢朝的關系。

    他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意思是給匈奴帶來安寧的皇后。

    王昭君出塞后的第二年,給呼韓邪單于生了個兒子,名叫伊屠智牙師,長大后被封為右日逐王。

    幾年以后,呼韓邪單于病故,他的另一個兒子復株累單于即位。

    按照匈奴人習俗,復株累單于娶王昭君為妻。

    以后,王昭君又生了兩個女兒,長女叫須卜居次,次女叫當于居次。

    漢哀帝為什么會失江山?

    公元前7年,剛繼位的漢哀帝無心處理國政,只顧寵愛那個柔媚的弄臣董賢。

    董賢是太子的侍從官,年少又漂亮,哀帝看上了他,起居相隨,形影不離。

    一次,兩人白天睡在一起,漢哀帝一覺睡醒,想從被窩里爬出來,可衣袖卻被董賢壓住,欲將衣袖掣回,又不忍驚動董賢。

    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來,一時性急,哀帝竟從床頭拔出佩刀,將衣袖割斷,然后悄悄出去。

    從此,漢語有了“斷袖之癖”一詞,成為同性戀代稱。

    哀帝封董賢為大司馬,仍嫌不夠,在一次宴會上竟然說:要把天下也讓給這個22歲的白面相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长汀县| 元氏县| 和林格尔县| 句容市| 靖边县| 城步| 寿宁县| 南丹县| 秦皇岛市| 颍上县| 竹溪县| 水城县| 和田市| 黄大仙区| 仪征市| 方山县| 呼和浩特市| 津市市| 临朐县| 霍邱县| 广州市| 观塘区| 桦川县| 喀喇| 大竹县| 南城县| 木兰县| 海原县| 内乡县| 蚌埠市| 香港| 南昌市| 灵璧县| 娱乐| 揭西县| 玉溪市| 勃利县| 甘洛县| 望奎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