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談諸侯聽到韓馥的講述后一個個臉色各異,神態(tài)百起,要說還說華雄丟了汜水關后火速來到董卓面前請罪。 董卓原本是個魁梧的關西漢子,但這些年因為不理戰(zhàn)事,再加上把持朝政后醉生夢死,以至于健壯的身子逐漸發(fā)福,慢慢地就成了一名巨型胖子。 發(fā)福的董卓身上少了一些兇悍之氣,但因為把持朝政的緣故,整個人的威儀比以往也更勝一籌,如今須發(fā)皆張的他對著華雄怒目而視,讓猛將華雄一陣心驚肉跳。 “你說,你引兵追殺橋蕤的時候被人鉆了空子?所以咱家的汜水關就這么輕易丟了?”董卓的聲音有些糙,話語中充斥著怒意。 華雄跪在下面,身體瑟縮著,腦袋幾乎和地面持平:“是,是的,那個叫潘鳳的賊軍太過狡猾,末將一時未察,才釀成如此大錯,懇請相國開恩,末將一定奪回汜水關不會辱沒相國的威名!” 華雄知道董卓以往就很好面子,當年年輕的時候為了招待朋友直接殺了耕牛,在平定涼州叛亂的時候因為張溫的怪罪折了面子,他就敢直接語言冒犯張溫,要知道當時的張溫可是董卓的上司,在戰(zhàn)時的話可以直接斬殺董卓以立軍威的。 對董卓來說,面子比命都重要! 這次丟了汜水關,對董卓來講固然是丟失了一個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但更重要的還是丟了他的面子。 十八路諸侯討董揚言的就是除掉國賊董卓,而董卓這邊則是利用皇帝在手的優(yōu)勢宣布了各方諸侯的叛逆行為,雙方的第一場交戰(zhàn)可以說是董卓與十八路諸侯爭名奪利的首戰(zhàn),是只許勝不許敗的一戰(zhàn)! 他華雄勝了,卻也敗了! 所以他還有機會,只要奪回汜水關,一切都會回到原來的布置,到時候只要攔下聯(lián)軍,他華雄依舊可以建功立業(yè)! 前提是董卓給他這個機會! 見董卓不說話,華雄再次拜道:“相國,末將先斬鮑忠,又破橋蕤,只是因為不察才會被潘鳳鉆了空子,只要相國給我一些時間,我一定能夠斬殺潘鳳,重新奪回汜水關!” 一旁的李儒聽了華雄之前的陳述后一直都在思考,這會兒見董卓不說話,就知道董卓是不想給華雄機會了。 自從有了呂布之后,董卓幾乎都把麾下的將領拿去和呂布比,這不比不要緊,一比就出事了,不光讓董卓舊部和呂布之間產生了嫌隙,也讓董卓的眼光越來越高。 呂布的武力冠絕三軍,董卓麾下的將領沒一個是呂布的對手,自然這些將領在董卓心中的地位就越來越低了,尤其是華雄這種閑時不統(tǒng)兵的將領,如李傕郭汜這種還好一些,華雄這種一旦被董卓認定失去了價值,就會被他直接拋棄,可李儒知道,華雄并沒有那么弱! “相國,我覺得應該給華雄將軍一個機會,若是正面戰(zhàn)斗中華雄將軍因為敗陣而丟了汜水關這無話可說,但華雄將軍當時的兵力畢竟有限,能夠大敗橋蕤的一萬大軍已經難得,要是當時他再有一千兵馬駐守汜水關,諒那潘鳳也沒有機會趁虛而入。” “這次不妨多給華雄將軍一些兵力,若是他能拿下汜水關,那就算他將功折罪,若是拿不下,再數(shù)罪并罰也不遲。” 李儒在董卓心中的地位還在呂布之上,聽到他都這么說了,董卓便點點頭說道:“今日饒你不死,你下去休息一天,明天帶一萬人馬率先出發(fā),務必要在大軍抵達之前奪回那汜水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