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建業、吳縣兩城已成甕中之鱉,劉封并不急著拿下。 狗急著還要跳墻,人急了更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 孫權要是沒有了當吳主的雄心,那就有可能徹底倒向魏國的懷抱,對劉封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當然,這只是劉封從江東抽身回轉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劉禪忽然在成都發出聲音,他要立即啟駕前往長安。 長安。 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的國都,從法理和感情上來說,都是后繼漢國建都的第一選擇。 漢軍打下關中之后,按常理,劉禪都應該在第一時間遷到長安宮中居住,這樣的話,別人在說什么蜀漢,也就沒有了依據。 但劉禪擔心劉封勢大,怕自己會遭到軟禁和圈養,遲遲不肯動身。 這一次,在聽到漢軍勢如破竹,席卷江東之后,劉禪身邊為數不多的幾個親近之人,終于再也坐不住了。 黃皓被殺之后,劉禪蟄伏了一段時間,行事很是低調,秘書吏郄正、殿中督張通,兩人是劉禪在右服侍的人,漸漸也成為了其左膀右臂。 郄正為人寬厚,又熟讀史書,甚有學問,劉禪遇事常有請教。 張通性子秉忠,能力一般,但對劉禪一心一意,這兩人一內一外,倒讓劉禪有了真正的心腹之人。 向劉禪提議移駕長安的,正是郄正。 “陛下,成都位于蜀地,為益州州治所在,非帝王龍脈之地。長安則不同,當年高祖在此建都,前漢存續二百余年。” “當初,陛下不愿移駕,那是擔心長安不靖,但如今,魏國勢力已經被驅趕出了關中,就連諸胡也被遠遠驅逐,要是再不移駕,那天下士人又會如何看待陛下。” 郄正這兩句話,說得很重,讓一直有駝鳥心態的劉禪坐不住了。 “陛下,你是大漢的皇帝,秦王只是秦王,有皇家的大義在前,關中有識之士,自然知曉該為誰效忠,但陛下要是不去,那豈不寒了忠臣良將之心。” 張通也在旁邊殷殷相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