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在辛敞不知所措之時,身后蹬蹬蹬腳步聲響,一個身著蜀錦緞袍、梳著高挽發(fā)髻的雍容少婦移步而來。 辛敞一見此人,連忙起身,作揖道:“阿姐,你怎么來了?這城頭危險,萬一有流矢不慎射來,傷了你可不得了。” 這個被辛敞喚作姐姐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媛的老師辛憲英辛大家。 幾年前,辛憲英跟著父親辛毗到過隴右,后來還到劉封那里教導過一陣劉媛,要不是辛毗病重,辛憲英這會兒估計還在荊州。 “泰雍,你就這個膽子,還來隴右做什么?”辛憲英白了辛敞一眼,探身朝著城外望了一望,發(fā)現(xiàn)城外魏延的旗幟若隱若現(xiàn),不時有騎兵策馬而過,樣子看上去甚是威猛。 呃,領頭的蜀將,怎么這般眼熟? 辛憲英眼眸一緊,盯著魏昌的身影好一陣。 在荊州學堂之時,辛憲英還教過魏昌幾次課,對這個只對行軍打仗感興趣的落后學生,留有深刻的印象。 魏昌來了,魏延看來是也來了? 辛憲英再回頭看城上守軍,心中頗是失望。 這些平素屯田的青壯雖然拿著兵器,但一個個身體顫抖個不停,要不是辛憲英、辛敞還在城頭,要不是辛家的部曲私兵在前面頂著,他們估計早就棄了兵器逃跑了。 要是城外的蜀軍是主力精銳,單憑這些屯田兵,守不住城。 辛敞已經(jīng)六神無主,這個弟弟指望不上了,辛憲英想了一想,直接在城樓上修書一封,遣了家仆送出城外,送到魏昌手里。 師生之誼,這個時候就要先敘一敘。 辛憲英可不想等城破之時,再來找魏延、魏昌,真到那時候,且不說能不能找到,就是找到也已經(jīng)晚了。 送出書信之后,辛憲英安慰了一番辛敞之后,也只能先帶著仆從回府等著。 好在魏昌沒有讓辛憲英等多久,只第二日,蜀軍斥候就將魏延的回復射箭書入城,箭書上寫得明白,劉君侯早有將令,辛大家的面子要給,所以,蜀軍這次就不攻城了。 魏延這次出兵,其實本就沒有打上邽的想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