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嚴和諸葛亮爭權。 鄧芝帶來的這個消息讓劉封心頭一驚,長久以來,他都在刻意回避蜀漢內部的這些權力紛爭,諸葛亮也好,李嚴也好,本質上都是漢臣,只是他們各自代表的本身的訴求不同而已。 “君侯,諸葛丞相和李尚書長期不睦,兩邊都有支持的官員,要是長此以往,必然會干擾朝政,帶來混亂?!? 鄧芝見劉封臉色不豫,出言提醒道。 他是巴西郡人氏,按地域來分的話,應屬于李嚴那一邊的人,但由于早早投了劉封,又被諸葛亮器重,算是兩邊都有關系的人。 “現在,諸葛丞相因北伐失利而名望受損,李尚書和吳車騎上書彈劾,皇帝除了玩樂之外,沒有自己的主意,大漢難矣。君侯,朝堂上下現在束手無策,怕是最后還得請你出面調停......?!? 鄧芝說著說著,語氣越發的沉重起來。 劉封搖頭嘆息道:“這行軍作戰,我在行,處理人與人的關系,非我所長,此事還得依仗朝中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 “德高望重,君侯,成都城中,有德有望的名士,都已經死得死,亡得亡了,跑得跑了,就算有些名望的,也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貨色,比如衛尉劉琰,真實本領沒有,夸夸其談的本領倒是很厲害,在朝堂上辯論,誰也說服不了他。” “本來,關君侯倒是個合適的人選,但他已經不理政事有年余,就算延請他出來,估計也沒什么結果?!? “還有張三將軍,資歷、威望、能力都有......,但有夏侯夫人在,三將軍怕是不會卷入其中,所以,君侯只有你了........?!? 鄧芝看著劉封的眼睛,神情期許的說著自己的意見。 人人都想當聰明人。 實在的事情卻沒人去做。 這是蜀漢眼下的困局。 鄧芝也看出來了,劉封屬于是面冷心熱的一類人,是真心實意的為了蜀漢好。 要不然的話,劉封也不會一次次的挽救蜀漢的危局,調解諸葛亮和李嚴的矛盾,雖然不是戰場上的解圍,但解決好了內部的紛爭,也有利于國家的穩定,漢室的復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