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褒被張嶷追得狼狽不堪,進入會昌境內時,已是強弩之末。 僅剩下的七、八百蠻兵見朱褒沒了起兵時的風光,遂干脆砍了朱褒的人頭,直接向張嶷跪地投降。 張嶷見這股子蠻兵提著朱褒的人頭來投,臉上頓時一黑,興奮的心情也不見了,原因就是到手的功勞飛走了。 一個活著的朱褒,可比一個死了的朱褒有用處得多。 另外讓張嶷頭疼的是,這群蠻兵軾主背叛,反復無常,今天打朱褒的旗號,明天打大漢的旗號,后天估計又會打孫吳的旗號,典型的有奶就是娘的主,這樣的墻頭草,張嶷真不敢收。 真要是收留的話,無當飛軍將士中青羌、白羌兵居多,與朱褒的這些溪蠻士卒雖不是同一支,但畢竟同屬諸蠻,萬一引起禍亂,則可能釀成大禍。 正在張嶷左右為難之時,駐守平夷的李恢帶著親隨將士趕了過來,李恢久住南中,又是第二任的庲降都督,對南中四郡的情況熟悉得很。 對張嶷的疑惑,李恢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以庲降都督府的名義,下令將七百余蠻兵全部削首,首級傳于諸蠻寨。 鄧方為都督時,以安撫為主,籠結諸蠻。 雖然一時穩定了南中,但后遺癥卻是讓蠻夷諸部看清了漢人的虛實,又以為漢人軟弱好欺負。 李恢現在要改一改懷柔的做法,他的這一手雷霆霹靂手段,讓諸蠻在大為震怖之余,對漢王朝的敬畏之心大增。 得悉朱褒被滅,李恢高舉屠刀,殺戮降蠻后,劉封對李恢的看法大為改觀。 在這之前,李恢雖然是南中最高行政長官,又有平定南中叛亂的大功,但劉封與他沒有接觸,更因李遺這一層顧慮,下意識的回避。 現在看來,李恢的能力出眾,膽識和決斷能力都相當的不錯,劉備這一回沒有看走眼。 其實,劉備的識人能力一直不錯。 就是不知怎么回事,老是栽在荊州士人身上。 —— 建興二年,十一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