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一瑾這次沒有去逛小攤了,她看到一間綢緞鋪子,里面的衣裳看上去不錯,就走了進去,可她試了好幾件,都沒有一件滿意的。 最后她兩手空空的出來。 羽衣問她怎么不買兩套,說她以前最喜歡這里的衣服,每次都會買兩三套的。 顧一瑾就問:“我買回去了有沒有穿過?” 羽衣想了想,點頭道:“有是有,不過都是穿了一次或是看到有人穿了這款式,就讓奴婢給了宋姑娘。” 姑娘平時穿的衣服都是紅袖坊里做的,是夫人命人特制的,獨一無二。 而剛才店里的衣服,款式好看是好看,可質量不怎樣,就因為是這樣的,很多人都能買得起,走出街上被撞衫的機會很大。 姑娘最討厭就是撞衫,盡量如此,可她每次逛綢緞鋪子,仿佛銀兩跟她有仇似的,不買兩件回去,心好像不會舒服一樣。 “宋姑娘?” 顧一瑾第一次從羽衣口中聽到這個名字。 羽衣沉默了一下,才告訴她,對方是她的朋友,住在西效外的貧民區,家里有個嗜酒的老爹和還有個八歲卻癡傻的弟弟,平時做些針線類的工作賺些生活費。 顧一瑾有些好奇了,原主怎么會與一個身份比自己相差那么多的人做朋友呢? 她以為原主的朋友應該世家姑娘或哪家的大家閨秀,斷然沒想到會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 聽那宋姑娘的家庭背景和親人目前的狀況,她的生活一定過得不好,而且還是一個比較固執的人。 有個像顧一瑾這樣身份的朋友,不管怎樣,只要她愿意,到顧家來做個丫鬟,每個月領月錢,也不至于住在貧民區這種地方。 而且顧一瑾送件衣服給她,還得拐彎抹角,穿過一次就當舊衣給她。 羽衣說,三年前原主和朋友到效外的莊園玩,爬山時與朋友走失了,并迷了路,是宋姑娘在山上采蘑菇,看到姑娘便把她帶下山去。 為了感謝宋姑娘出手相助,原主給她銀兩作為報酬,但對方拒絕收下。 原主只好另想法辦,因為不想欠別人的人情,第二天讓人帶些禮品登門,正好碰到她喝醉酒的父親在毆打她,問她要銀兩。 送禮的人回來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原主,原主頓時感得這位宋姑娘可憐,就想到安排她到府里做丫鬟,可又被拒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