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來狐仙是已經(jīng)起了疑心,只是還不敢確定。 楚堯暗罵一聲老狐貍,同時心頭苦笑,“看來這探棺是無論如何都躲不開了。” 實際上,楚堯堅持探棺原因有二。 這第一嘛,就是為了徹底懾服狐仙。 雖然先前一戰(zhàn),看似楚堯順利拿下后者, 但真實情況卻并非如此。 狐仙怕楚堯的血氣沒錯,但更怕的是東北張家。 因為在東北,張家才是王,才是至高神。 狐仙的根基在東北老林子里,所以她怕觸怒了張家。 但假如知道楚堯不是張家人,狐仙直接舍了小依的肉身,楚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所以為了讓狐仙心甘情愿的留下給自己當(dāng)打手,楚堯必須讓后者相信他是張家人。 而張家人可以說是哨子棺的規(guī)則制定者,所以此刻他不能退。 至于第二個原因,是比第一個有更不得不探棺的理由。 因為礦墓的蹤跡現(xiàn)在還沒有眉目, 時間已經(jīng)礦來不及了,楚堯不能放過任何一條有線索的可能。 也許棺槨里就有礦墓的線索,所以如論如何都要一試。 楚堯邁步上前, “爺。” 身后尕娃趕忙跟了上去。 狐仙則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走到棺槨前一步,楚堯突然停下, “鐵水封棺,鐵皮上還刻了符咒,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棺材里也一定封了不少尸蛾子。” 尕娃一驚,這可不就和那個破陶罐子一模一樣嘛, 不對, 這棺槨比那個破罐子可大多了,那危險肯定翻了好多倍呀。 尕娃心頭焦急,還想勸阻,這時卻看到楚堯突然在棺材前蹲了下來。 “爺,怎么了?” 尕娃湊上前去,只見楚堯伸手指著地面,“你看。” 尕娃忙將手電打了過去,見到一排細密的小鋼釘,鋼釘圍繞棺槨一圈,呈一個封閉的圓環(huán)。 “這是鎖氣封棺。”楚堯微微皺眉道,“看來我之前猜錯了,這澆鑄哨子棺的人不是盜墓賊。” “不是盜墓賊?” 楚堯點了點頭,然后伸手撫摸地上的鋼釘,解釋道,“這些鋼釘都不是普通的釘子,你注意看他們的餅頭。” 餅頭上雕刻著奇怪的文字,很難分辨,但是充斥著久遠的氣息。 釘子繞棺一圈,并深深的打入地板里,像是某種古老的儀式。 楚堯收回手掌,輕輕摩挲,滿手墨粉,“看來這些鋼釘都被淋上了墨汁。” 尕娃不解,“爺,這又代表什么呢?” “代表什么?”楚堯笑了笑,“尋常土夫子可不懂這些。” 說話間,楚堯回頭盯著墻角邊上那張干癟的人皮,目光閃動,若有所思。 回過頭來,楚堯悠悠道,“亡人入殮棺合口。” “在古代啊,這棺材是由六片木板拼湊而成的,四塊長木板代表了天地日月,其中棺蓋為天,棺底為地,左右代表了日月,兩塊短木板則是彩頭彩尾。 棺材空空之時,不會蓋上棺蓋,要等尸體入殮下葬之時才會蓋上。這沒有蓋棺蓋的棺材剛好是三長兩短,所以三長兩短就和死亡掛上了鉤。 古代金屬冶煉技術(shù)不發(fā)達,金屬屬于貴重物品,所以古人通常不用釘子密封棺材。《禮記·檀弓上》中就記載了人們用皮條密封棺材,“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 意思就是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每束之間用木榫加固,橫向的木板長,縱向的木板短,剛好對應(yīng)三長兩短。 到了后期鐵器普及之后,棺材釘就代替了皮條,被稱呼為鎮(zhèn)釘,或者子孫釘,一共用七根為吉數(shù),釘在棺蓋之上。 而眼下卻是鐵水封棺,再是繞棺一圈鎖魂釘,這可就把棺材里的煞氣全部都封在圈內(nèi),真不知道里頭到底釘死了什么東西。” 楚堯幽幽一嘆,站起身來。 “行了,先把這圈釘子都起開吧。” “記住,千萬收好,這可都是寶貝啊。” 尕娃一愣,“爺,您說這釘子是寶貝?” 楚堯繞著棺釘邊走,邊道,“廣西部分地區(qū)有著老習(xí)俗,凡死者入殮之后三年五年不等,要重新起棺撿骨,拔出棺材釘打開棺蓋,尸骨換一個棺材重新入殮, 拔出的棺材釘中保存尚好的,會被收集起來, 再請工匠摻入金、銀等金屬進行打造。 由于棺材釘又名“子孫釘”,所以打造的手鐲也被叫做“子孫鐲”,帶上子孫鐲后,可以庇佑后人子孫滿堂。” “子孫滿堂?”尕娃一喜,“這可是好東西啊。” 楚堯笑了笑又道,“都是一些坊間傳說,具體靈不靈我也不知道,不過這東西對倒斗盜墓來說確實有用,收集這些,在危急關(guān)頭可以定風(fēng)困水,比什么黑驢蹄子,黑狗血要管用多了。” 一聽這話,尕娃更積極了,連忙用軍刀撬動鋼釘。 不一會兒,尕娃將棺槨一圈的鋼釘全部收集齊了。 一共七十二枚鋼釘,剛好一半還是完整的。 尕娃伸手將完好的鋼釘遞給楚堯,楚堯沒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