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師兄,我弟弟顧少權還有青青姑娘,如今如何了?”顧少游先將信收好,想了想,又對著梁發問道。 梁發一擊掌道:“我剛要和你說起呢,他們如今都好,師父已經正式把他們收入門墻了,如今他們都是華山派弟子了。” 說完,他神色驕傲,頗有自豪之意。 顧少游被他這份自豪感染,也不僅頗為欣喜。 兩人又聊了幾句,梁發也不停留,直接告辭離去。 顧少游目送他離去,便轉身敲開了父親的大門,將師父給的信恭恭敬敬的交了過去。 顧元昌接過來,略微掃視一眼,笑道:“少游,你這師父看來也是個讀書人,這字寫的頗有神韻,不錯。” 顧元昌自己就是本朝有名的書法大家,能得到他這一句‘不錯’已是相當難得。當下顧少游便也笑道:“我師父的確經常以讀書人自居,平日里練武之余,讀書寫字也未曾放下。” 顧元昌聽了這話,倒是來了興趣,道:“那倒是難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你也要多學學你師父,該看的書也不要落下才是。” 聽了這話,顧少游也不由一陣慚愧,他穿越過來后,對八股文章自然是半點興趣也無,但是平日里的讀書寫字還真是被拋下了,現在想來的確不該,不管怎么說,多讀書總沒有壞處,至少對自己理解各類武學典籍也大有幫助。 當下他連連點頭稱是,又趁機和顧元昌聊起了易經。 顧元昌大為驚奇,在他看來,自己這二兒子習武之后,當真是性情大變,若放在以前,哪里會如此輕易服軟,早就拿話頭刺過來了。 他不由感到老懷大暢,再加上他自幼科舉之時,治的典籍本就是十分冷門的《易經》,如今顧少游虛心來問,更是搔到了他的癢處,他也不藏私,對著顧少游的問題一一解答了起來。 這一番交談,顧少游收獲不少,要知道獨孤九劍里融入了大量易經里的思想,對易經這部典籍的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這門功法的上限。 心中只怪自己沒想到這茬,放著一位易學大家在旁,居然沒想過去請教。 這一番長談,倒是讓父子之間的關系融洽了不少,也算是意外之喜。 在接下來的幾日里,顧元昌也開始忙碌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