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身為堂堂大齊君王,怎能在朝臣面前表現的這般目光短淺,小肚雞腸? 大殿之下的謀臣周子聽見齊王田建不滿的話鋒,原本還想說出口的話,也被噎了回去。 “諸位愛卿可還有話要說?”君王后見朝堂狀態不對,清冷的聲音適時響起。 君王后在華夏垂簾聽政的太后中,算是為數不多較為賢明的女子。 雖然沒有像則天皇帝那般霸氣,但是也不至于像某太后一樣只顧著自己快活。 在君王后垂簾聽政期間,與六國諸侯交往誠信,又在對待秦國時謹慎小心,讓齊國連續幾十年間免遭戰火侵襲,算是給齊國百姓創造了一個較為安穩的生活環境。 當然,歷史上的君王后也賢明的也有限,不然也不會被范雎、呂不韋等人耍的團團轉了。 不過好在君王后有幸得以進入答題空間,在黃歇、魏無忌、白起這些老油條們的熏陶下,原本不太擅長政治的她,已今非昔比。 “關于趙國借糧之事,這幾日一直在爭論,哀家的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了。” 說著君王后黛眉微蹙,不緊不慢道:“諸位愛卿若是還有什么想說的,無需顧慮,皆可暢所欲言,過了今日,若是你們再想說,哀家也未必想聽了!” 聽見君王后已經暗示到了這份上,謀臣周子眼前一亮。 “太后,老臣斗膽,有話想說!” “周愛卿但說無妨。”君王后滿意的笑了。 “國舅大人認為趙國必敗,借糧也是浪費;王上認為無需向趙國借糧,是因為趙國曾攻打過我齊國,心中不滿!” 周子正色道:“可國家大事,豈能只顧著眼前恩怨?” “秦國勢大,秦王嬴稷舉兵東出的野心也愈發膨脹,而趙國對于我齊國來說,乃是抵御秦王嬴稷東出野心最重要的防線!有趙國在前方抵抗秦國,我齊國才能安穩發展,其中利害關系,猶如嘴唇對于牙齒一般,唇亡則齒寒!” “趙國一旦戰敗滅亡,待明日直面秦國遺禍的便是我齊國,如今借糧與趙,解決趙國的燃眉之急,道義上我齊國有理,而抗秦重擔,則是落在了趙國頭上!” “國家生死存亡之事,如今只需花區區幾石糧食便能夠解決,于我齊國豈非大益?” 周子一番話說的可謂偏僻入里,一針見血! 然而聽到他說之是區區幾石糧食,時任齊國大司農的農家魁首一臉不悅。 “周大人說的倒是輕巧,區區幾石糧食?長平那兒不是四千、也不是四萬,而是四十五萬大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