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襄陽。 月上中天,夜深人靜,這座多災(zāi)多難的城市,迎來了久違的祥和。 由于新歸大明,對于整座城池的管理,萬分的緊要,亥時(二十一點)一到,城內(nèi)商鋪酒肆就得關(guān)門,也就是俗稱的夜禁。 襄王府偏殿,此時卻一如既往的燈火通明,軍政司十?dāng)?shù)個文吏,兢兢業(yè)業(yè)地處理政務(wù)。 “阿哦——”閻崇信伸了下懶腰,剛打哈欠,就被一旁的老吏提醒。 “小聲些,若是打擾到掌司,可就大不妙。” “多謝錢兄提醒。”閻崇信點頭謝道,心中確實無語,你提醒的聲音,比我可大多了。 但是無奈,人家是老前輩,早在西安就跟著趙掌司,自己不過是漢中時加入的,并沒有發(fā)言權(quán)。 “守誠,你將宜城縣的黃冊已經(jīng)到了,你去交與掌司。” 戶廳之掌廳,隨口吩咐道。 “是!”閻崇信無奈應(yīng)下,扭頭一看墻角,一大摞的嶄新黃冊,正堆積著。 軍政司衙門,戶、吏、工、刑、禮、察,共六廳,由于人手不足,但各掌廳往往身兼兩廳,繁忙異常。 所以,作為吏廳唯一的下屬,他往往被使喚。 “咚咚咚——” 敲了敲門。 “進來吧!” 趙舒頭也不抬地說道:“有何事?” “稟掌司,宜城縣的黃冊,已經(jīng)登記造冊了。” 閻崇信望著低頭埋首,威嚴(yán)似凝固一般的趙舒,小心翼翼的說道。 “宜城?” 趙舒詫異,隨口問道:“這是襄陽府的第幾縣?” “第六縣,還缺均州,棗陽縣。” 閻崇信低頭細聲道。 “我明白了!”趙舒點點頭,問道:“宜城縣多少戶口?多少耕地?” “如今僅剩兩千三百戶,耕地有二十六萬畝,荒地近二十萬。” “荒蕪了七成。” 趙舒嘆了口氣。 “你們要抓緊時間,盡快將襄陽府的黃冊登記完畢。” “遵命!”閻崇信忙應(yīng)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