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程懷謙也聽不懂什么陰陽表里之說,他就擔心沈笑的狀態(tài)。 于是請熱心的同學,請來了書院的副山長。 陶然一看是沈笑,果然很盡心,找來了不經常坐診的老太醫(yī)。 也確定了沈笑沒有事,只是驚著又熱著了。 人們一般認為五月是惡月,而今年的天,又比過去更熱,已經有很多老人和小孩受不住熱,而生病了。 老太醫(yī)開了藥,陶然吩咐人煎藥時,仔細詢問了程懷謙他們進書院后發(fā)生的事。 陶然在閱讀樓查了快兩年,終于在煙波浩瀚的書堆里,找出一絲線索。 就是女帝擅陣,整個藏書樓就是按五行八卦所建。 她還在這里放了一樣東西,但是,連著兩年借曬書之機,騰空書樓上下,都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線索。 他小心推論,女帝留下的東西,齊朝皇帝們壓根就不知道。 一般來說,只要有陣,就會有陣眼。 宣德帝同意了他的看法,并且找來擅長機括之人。 他們每每扮作來看書的人,在閱書樓周圍尋找陣眼。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端午那天,大家確實了陣眼就是石榴樹下的大石。 也因此,守樓的老者,主動找上他,道:“齊朝最后兩位齋長,已經找到了陣眼,可是,當年為了守住閱書樓,顧齋長動用了設在這里的機關。 所以,陣眼還是那個陣眼,但是大石上的隱圖卻怎么也不在月圓之夜顯現(xiàn)了。” 當時,陶然驚訝死了,原來他能查到的線索,都是兩位齋長整理出來的。 那守樓老者,要帶著陶然去看了齋長們月下觀石的畫像。 說大石上有若隱若現(xiàn)的線條,卻并不明顯。 陶然不敢自專,稟明了宣德帝。 宣德帝親自來看,問道:“兩位齋長也沒有破解出來嗎?” “沒有。”守樓老者道:“最后一任的顧齋長,臨上戰(zhàn)場前說,將來有人能在閱書樓找到她們留下的線索,把幾任齋長觀石圖拿出來。” 陶然目睹了守樓老者供奉的,齊朝時好幾位齋長月下觀石的畫像。 當他看到側身立于青石旁,石榴樹下最后一任顧齋長的畫像時,總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直到見到如今躺在床上的沈笑,他才明白,兩人側臉很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