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伯和伯娘,從來沒有說過什么,是不是也想順其自然? 沈笑把爆米花端到東院,顧道長嘗了嘗,道:“完全可以供給各大茶館和戲園子。” “舅公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沈笑道:“只等秋天收了玉米,就往通州送些。” “不不不,往京城送,那里的閑人多。”顧道長道:“回頭,咱們把鋪子收回來,隨你賣些零嘴。” “這個不耐放,現做才行。”沈笑剛說完,就聽沈大伯道:“什么鋪子?” “哦,大伯,是舅公的鋪子。”沈笑分出一些,道:“我給七太奶那院送些。” 她一走,顧道長就道:“是我從前給七兩娘買的陪嫁,以后,就是七兩的陪嫁了。” 沈大伯自然樂意侄女有產業,他道:“七兩是個能干的,將來她婆家有福了。” “我以為你會給她招贅。”顧道長道:“不瞞你說,我祖父就是入贅的。” “舅老爺,有人能得七兩心意,愿意入贅當然更好。 沒有咱們也不強求,將來有了孩子,不論男女,都可承繼小善夫妻的香火。”沈大伯更看重的是七西合不合心意。 “親家大哥敞亮。”沉吟片刻,顧道長道:“你看念哥兒怎么樣? 這孩子,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他的心思。” 沈大伯笑道:“得七兩中意才行。 我看著,七兩就當他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樣,是伙伴兒。” 顧道長想了想,道:“看孩子們自己的心意吧。 不過,最好是能今年給七兩定下婚事。” 沈大伯一愣,道:“怎么說?” 顧道長輕語:“幾位王爺留京的兒子都要成年了。 本朝多承前制,與京畿附近選秀。” “還真是。大丫頭十歲那會兒,宮里選過一次。 也幸虧她那時年紀小,不用報上名。”皇宮深似海,隔壁村里那年選進一個孩子,至今都沒有一點消息。 …… 沈笑這邊喊回了三哥,就趕緊到西院來做飯。 水開后,查看花生也煮熟了,將棒子面撒進水攪勻,滾兩滾之后下面條。 起鍋之前,放入焯好的紅薯葉和芹菜葉再煮片刻,就是糊涂面條了。 在另一個小鍋內用油爆香蔥蒜盛入糊涂面條后,迅速蓋住鍋蓋悶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