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樂器,則有東西方樂器之分。 考慮到,斗羅世界社會文化更偏向東方文化,司清風打算做些東方樂器出來。 另一個原因,是現代音樂所使用的西洋樂器,大多發源于西方16到18世紀,遠沒有東方古箏、嗩吶和二胡來的久遠。 二胡的結構是比較簡單的,制作起來也不困難。 主要是選材的問題。 但好在武魂城里能工巧匠比較多,司清風找來數十人才堪堪做出一把二胡。 琴筒和琴桿是用的上萬金魂幣一斤的紫冠木,而琴弦的花費就更高了。 三萬金魂幣半米的白羽天馬的馬尾,讓一眾匠人都心驚膽戰。 這一個不小心,就是上萬金魂幣砸出去。 也就司清風不在乎這點錢,讓他們大膽地做。 距離慶典開始還有四天時,斗羅世界第一把二胡制作完成了。 看著司清風將二胡拼裝完成,一眾匠人都心里嘀咕起來: “這兩根弦的東西,真的能演奏樂曲嗎?” 要說演奏,還得由司清風親自來。 他坐在椅子上,腿上放一個制音墊,隨后將二胡放在墊子上。 二胡拉響,聲音渾厚明亮、極其柔美、但又充滿暗淡與沉郁,感染力極強。 他稍微試試音,旋即拉出一曲。 各式音波在琴筒內合成一個又一個優美的音符。 司清風也沉浸在樂曲之中,閉上眼睛享受起來。 曲畢,他睜開眼睛,發現屋內所有的人,都滿眼熱淚。 “這樂曲蘊含的情緒太豐富了!” “真是不知道此曲的創作者經歷了什么,竟讓人忍不住地落淚!” 場內一位年紀較大的匠人,擦拭著眼淚,問道: “大人,敢問這演奏的什么樂曲?創作者是何人?” “二泉映月。” 司清風答道,旋即將二胡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拿開音墊站了起來,嘆息道: “這首曲子的作者,是一個普通人,名叫阿炳。源于另一個世界的人,年僅十六七,便能掌握諸多演奏技巧,知道而立之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