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朝土地廣袤,人口稀少,所以每家每戶每人最少能分到二畝多口糧地。再加上永業田,每人能得二十畝,所以這么算下來,大燕朝的良籍莊戶人家,最少每家都是百畝田地。 當然了,百十畝田是官府賬面上的說法,實際上分到莊戶人家手里的,也就三五十畝而已。 可盡管這樣,那也不少了。 而之前劉月娥小心眼地認為,她和相公若是被婆婆給趕出家門去,就能給二畝田地,指的就是那點口糧田。 被趕出家門的兒孫,還想從家里分到永業田?那不是癡心妄想嗎? 就像老大徐川,被婆婆給趕出去分了家之時,若不是有祖宅的老宋氏袒護著,自然也分不到二十畝永業田的。 老宋氏本就偏疼徐川這個言聽計從的大孫子,又有大孫媳婦是她的娘家侄孫女,原主祁九娘趕大兒子分家的時候,就多少的,得了這們點便宜。 因此上,這閆家還要買田地,江鳳芝暗自贊一聲,這個閆家的家主還是有主見和算計的。 世上啥東西都可以流動,都可以撒手就沒,但是,唯有土地,才是莊戶人家的命根子。 丁氏見江鳳芝對她的話題很感興趣,也來了精神頭,道,“四嬸子你說可不是嘛。這閆家,上上下下幾十口人,光永業田就分得了不老少了,可人家就是不嫌多,還要買一些。” “喲,這閆家,看來是有錢了啊,不然的話,哪能又買宅子,又買地的。”江鳳芝順著丁氏的話,接了下去。 丁氏嗯了一聲,道明了原由,“四嬸子你前些日子回娘家剛回來,怕是不知道,我跟你說啊,咱們村里都傳那閆家老二…… 就是他們家的閆二嘎子,三天前去上后山打柴,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巧,就碰上了一個什么貴人遭了難,他伸了把手救了一回。 那貴人也是個感恩的,當就賞了他五十兩銀子,老閆家這下有了富裕錢,才找了村正滿園叔,要買了靠近河沿邊的那塊好地,有差不多三畝地呢。” 貴人得救,才給了五十兩銀子報酬,這還多嗎? 江鳳芝恥笑,一條貴人的命,才值五十兩銀子,也不知道這貴人腦袋缺了漿,還是腦袋灌水了,一出手,就把自己定位在了如此貧賤地位之上。 那貴人自以為一個鄉下人好打發,五十兩銀子算是天恩價格了,豈不知,五十兩銀子對貧窮的鄉下人來說,是不少,但是,人家救了你,才給五十兩,這豈不變相地在貶低了自己嗎? 照江鳳芝來說啊,像閆家二嘎子救了貴人這事兒,給多少銀子都不大合適。 最好的辦法,就是現將這份人情放著,等哪天時機到了,再報還回去也是可以的。 可這位貴人用五十兩銀子就將人給打發了,這說明什么? 說明貴人不是個大方之人,而且還不想將自己被救的這份情給閆家留下,所以,就干脆用廉價的銀子買斷了這份救命之恩請,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