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章-《明日頂流》


    第(2/3)頁

    徐正文不由得感慨:“長安街好漂亮,燈也好亮。”

    “你這不是廢話么?”張天琛說,“只有這里的燈才有資格叫‘華燈’,整條長安街上的燈都是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維護的,每天都要清洗檢修,確保它可以一直這么亮。”

    徐正文不解:“可是,它只是燈啊。”

    張天琛搖頭:“它不是簡單的燈,它在這里幾十年了,見證了新中國的成長,從一無所有到現在的安定富饒,連專門負責華燈的隊伍也傳了好幾代。”說著,他抬手向上指,徐正文順著他去看那盞燈光,它的光芒明亮,但是不過分耀眼,是溫柔的,仿佛夜色下亭亭高貌的端莊女子。

    “你說,每天頂著大太陽在這里修燈擦燈,僅僅只是為了讓它每天晚上這么亮而已,有什么意思啊。”張天琛說道,“我原來就經常這么想,也許多年以后,這種簡單重復的工作都會交給機器去做,機器可以做到絕對標準,也不會出錯,不會覺得辛苦枯燥。后來出去上學,學到的知識多了,見過的市面也多了,一些想法也漸漸轉變了。一個普通的工作,一個人做了一天,一個月,一年,都只是工作。但是如果一個人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做了一輩子,甚至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那就不是工作,而是一種精神。機器是永遠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長安街的寬闊仿佛可以一眼望到底,但實際走起來著實花費了不少時間。走了一路,徐正文就看了一路的燈,想著這些燈背后的故事。他覺得張天琛懂得好多,可以講出來這些燈的來歷,燈與人的關系,最后還能小小的升華一下,讓徐正文聽后都有些動容。

    不過,他不知道,這些知識點都是張天琛利用吃飯時間悄悄查的。

    當然,那些升華的感慨,是屬于張天琛自己的。

    很久之后,他們終于來到了廣場前。這對于張天琛來說也是一次神奇的體驗,他只在小時候學校組織活動的時候來過廣場上,平時很少路過,更不會在夜晚駐足停留。徐正文是第一次見到天安門,電視里的場景頭一次真實地展現在眼前,它不像白日里那么莊嚴雄偉,而是靜謐的,優雅的,讓人親近的。

    張天琛何嘗不是第一次如此認真地去端看它呢?

    一些曾經不屑的,不理解的,如今也像模像樣地似懂非懂了起來。不過,他還是保有著十幾歲時應有的純粹的天真,連理想和夢境也都帶著天真,也正是因為這種天真,他才不會對未來的路感到害怕和彷徨。

    徐正文看了一會兒,忽然問張天琛國外是什么樣子的,好不好,是不是也有這么大廣場。張天琛去過很多國家,他在自己的記憶中搜索了很久,那些畫面迅速翻過,各有各的姿態風情,好像無法在一起比較。

    “就都那樣兒吧。”張天琛說,“德國人都不怎么用智能手機,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新干線跟我們的高鐵比起來也不算什么,巴黎遍地都是狗屎和小偷。”

    徐正文自言自語:“那聽上去也不怎么好。”

    “現在看確實不好,習慣了在國內科技便捷的生活后,去哪兒都不會好。”張天琛說,“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是建議你出去看看。看過別人哪里不好,才知道自己哪里好,同樣,看過別人哪里好,才知道自己有些地方真的差很多。你想想,我們的火箭可以上天,但是卻還造不出光刻機。我們是一個工業大國,但是距離真正的強,還有一段路要走。”

    徐正文笑著拍了拍張天琛的肩膀,說道:“那不是需要很多像你這樣的人才嗎,以后學成歸來建設祖國,張工程師。”

    “不。”張天琛說,“更多需要的其實是像你這樣的人。”

    “我?”

    “工程師不會打鐵也不會焊零件。”張天琛說,“工人的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工程師的設計再好,沒有人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做出來,那么一切都是紙上談兵。一個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的寶貴程度不亞于一個工程師,甚至更甚。所以我才跟你說,不要只拘泥于眼前,你有能力做得更好,你明白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博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德阳市| 阿拉善右旗| 忻城县| 昌平区| 怀宁县| 奉新县| 元朗区| 区。| 凉城县| 临汾市| 长宁区| 鸡西市| 高安市| 肃北| 临沧市| 原阳县| 南京市| 宜兴市| 克什克腾旗| 合阳县| 阳朔县| 婺源县| 咸阳市| 桐乡市| 汶川县| 彭泽县| 宜君县| 介休市| 镇安县| 济宁市| 灌阳县| 桐城市| 武陟县| 定安县| 科技| 五大连池市| 密山市|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