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極殿。 身材雄偉的李世民負手站在龍椅旁的臺階上,明顯早就在等著李承乾。 見李承乾走進來,直接甩手將御案上的一本奏折扔在他面前。 “你給朕仔細看看,此事究竟是不是因你而起?!” 李承乾莫名其妙,一邊承受李二的口水,一邊撿起奏章,仔細查閱。 卻見奏章是遼東營州都督府都督兼檢校東夷校尉薛萬淑,千里加急送來的。 奏章的內容給更是驚爆,難怪李世民大怒。 十天前,原本與大唐相安無事的高句麗,突然起兵三萬,猛攻營州與高句麗交界的邊城大鎮榆林關。 并且是丞相淵蓋蘇文親自領軍! 在此之前,高句麗國王已經向大唐名義上稱臣數年,從未顯露過要開戰的跡象。 這次突然襲擊,讓營州都督府猝不及防。 榆林關失守被攻破,高句麗軍隊俘虜上千軍民,要和大唐交換人質。 所謂的人質是誰? 傅君婥和傅君絳姐妹! 其實,高句麗知道傅君婥和傅君絳姐妹被關押在東宮,李承乾并不奇怪。 高句麗的情報機構從前隋時就開始在中原經營。 在傅君婥姐妹失蹤后,調查出她們的下落并非沒有可能。 但李承乾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是,高句麗沒有派人潛入東宮劫牢救人,而是直接在邊境生事,俘虜大唐軍民,要名光明正大的地交換。 “高句麗要的那兩個人質,是不是在你手上?”唐皇李世民沉聲問道。 “是?!? 李承乾點頭承認。 畢竟,按照奏章所述,高句麗都直接點明人就在東宮太子府中,再抵賴就是欺君了。 “上月,兒臣收到密報,有高句麗來的女刺客試圖刺殺兒臣,以在大唐制造內亂。兒臣命東宮禁衛果斷出手,將之擒下。因還未得到口供,故而暫未向父皇稟報,請父皇恕罪!” 李世民不置可否,面無表情問道:“那這個人質,你換還是不換?” “當然要換!” 李承乾不假思索道:“大唐子民雖數以千萬計,但卻沒有一個是多余的。別說是上千軍民,即便只是兩個,兒臣也愿以兩名高句麗女刺客將之換回。” 千金買骨,收買人心。 李世民肯定不想因為放棄那上千軍民而失掉人心,被世人非議。 所以,李承乾只能順著他的意思來。 再者,即便是按照李承乾本意,這個人質也非換不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