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孟婆道:“鬼王的兩個徒弟黑白無常,恐怕對鬼王頗有微詞,而他們恰巧也知道鬼王的閉關之地。冥帝若是能在鬼王閉關之時出手,勝算必定大增。” “這倒是個好機會。”朱友珪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孟婆,帶本座去找黑白無常!” ...... 安王府。 朱友寧將吳懿叫了過來。 “不久后,本王便要遠離汴州這權力的漩渦中心,帶著原龍驤軍右廂的五千人前往平盧,想必你也知道了。” 吳懿點了點頭,面露不解之色,道:“節帥,陛下這么做是不是......” 朱友寧知道他想說什么,只是道:“不要揣摩圣意。” “可您......” “要從長遠來看。” 朱友寧搖了搖頭,態度倒也坦然釋懷,“此非為偏安一隅,但求一方百姓安寧。” 見朱友寧都這么說了,吳懿也只能抱拳道:“節帥為國為民,末將佩服。” “拍馬屁的話就別說了。” 朱友寧擺了擺手,道:“不如去幫我做幾件實事。” “請節帥吩咐。” 朱友寧道:“你帶人去民間,專門尋找一些能工巧匠,木匠也好,鐵匠也好,最好是有制造大型鐵器、兵器、或者船只經驗的,只要能找得到,全部以高俸祿請過來。” “遵命!” ...... 雨過天晴,汴州的一切都變得格外的清晰。 天幕下,以雄偉壯麗的汴州城為襯托,城門口整裝待發的五千人更顯得分外壯觀。 朱友寧回首眺望廣廈萬千、繁榮昌盛的汴州城,頓時有種詩意大發的感覺,雖然半天沒作出什么詩來,卻也有一種別樣的感覺。 當然,他也可以當個文抄公,背一背原本宋代以后的大詩人的名作,但沒那個必要。 因為那本就不是他做的詩,而且就算背得出來,也沒得人欣賞。 此時處于唐末梁初,無時無刻不在打仗,更多的是武夫,誰會管你吟詩作對? 朱友寧啟程前,就已經和要好的大臣,以及龍驤軍左廂的老部下們告別過了,并叫大家不用送別,可到了臨行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來送。 其中最為重磅級的人物,就是敬翔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