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昔年,岐王李茂貞挾持前朝昭宗皇帝,本王隨陛下護送前朝昭宗皇帝回到長安,朝廷議定迎駕功勞,授與本王嶺南西道節度使,加封特進,賜迎鑾毅勇功臣,而這把劍,就是當時前朝昭宗皇帝所贈,也便是迎鑾毅勇功臣之劍。” 朱友寧看向吳懿,將劍遞給他。 “今日,本王便將此劍賜予你。” “節帥,萬萬使不得!這可是您的......” “此劍于我來說,并沒什么特殊意義,畢竟前朝早已滅亡數年。本王將此劍賜予你,只愿你能戰場勇猛殺敵,做本王的迎鑾毅勇功臣。” 吳懿聽到這里,臉色有些動容,似乎聽出朱友寧話中有話。隨后,他當場跪下,語氣堅定:“末將定為節帥肝腦涂地,萬死不辭!” “死就不必了,實干興邦,你倒不如好好替我做事。你先起來吧。對了,最近有什么事情發生嗎?” 吳懿想了想,道:“今日幾無戰事,殿下雖不在軍上直,但左右龍驤軍也被左軍使王彥章管理的井井有條。不過朝堂上有人進言,說節帥傷勢不明,應暫撤節帥龍驤軍指揮使之職位,使龍驤軍群龍有首,可以繼續參戰。” 朱友寧聽了,沒有任何情緒波動,道:“蠢人蠢言。” 要知道自己不但是朱溫的侄子,還是朱溫的心腹大將,那名言官說這話,無異于對朱溫說:陛下,你把兵權交出來吧。 試問朱溫怎能同意? “節帥說的是,陛下完全沒有理會那名言官,當場便下令把他斬了。” 直接斬了?這倒是干脆利落。 朱友寧先是有些意外,隨后想到朱溫的性格,就不覺得稀奇了。 “還有嗎?” 吳懿道:“最近,還有一件事情傳的很大。那就是陛下要殺王師范為您報仇這件事。” “陛下要殺王師范?” 朱友寧聽到這里,頓時吃了一驚。 王師范何許人也?青州百計儒帥是也。 當時朱溫駐軍岐下,恰逢王師范作亂,于是派遣朱友寧領部下士兵回防大梁。朱友寧率部與王師范部幾戰幾勝,卻在追擊至石樓時,意外墜馬而亡,這才有了朱友寧后來的穿越。 不過,朱梁軍事實力雄厚,就算王師范挫敗朱友寧,獲得小捷,卻也不抵朱溫大軍壓境,最后還是選擇了投降。 朱溫當時是接受了王師范的投降...... 不過現在,朱溫居然為了給自己報墜馬之仇,要殺王師范? “吳懿,此事當真?” “當真。”吳懿點了點頭,“而且陛下并不是只殺王師范一人,而是要滅其九族!” 朱友寧立刻就急了。 自己這個叔叔為自己報仇,按理說他應該有些感動。 但是,這王師范最好還是不殺的好! “吳懿,這王師范還活著嗎?” “還活著,陛下說殺人也要討個吉利,因此打算在十五日之后再殺王師范,據說那天是個殺人的黃道吉日。” 殺人還要挑吉日,這話確實荒謬,不過朱友寧也不在意那么多了。 “沒死就好。吳懿,速備馬車,本王要進宮面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