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次來的斯克列羅龍數量實在太多了,足有上百只,而小赤龍僅有十五只,差距過于懸殊。 徐東一聲嚎叫,小赤龍們紛紛鉆回了洞穴,等待徐東的下一步指令。 斯克列羅龍們是種很記仇的動物,而且喜歡抱團,之前的斯克列羅龍小族群被欺負了,立馬大部隊就開過來找場子。 位于斯克列羅龍最前頭的,是一只二十三公分的超大斯克列羅龍,是森林深處大族群的首領,知道海邊的兄弟被欺負后,除了留下部分族人守護后代以外,其余的都叫過來報仇了。 當它們到達后,小赤龍們已經全部鉆進地洞里去了,斯克列羅龍自然不會放棄,本身體型就跟小赤龍差不多,小赤龍挖的洞穴它們也鉆的進去。 不過洞穴這種只容一龍通過的狹窄地形,基本鉆一只就被洞里的小赤龍結果一只。 最后造成的結果就是斯克列羅龍不停的送人頭,除了把洞穴堵住以外,一點成果都沒取得。 斯克列羅龍頭領不是傻瓜,知道這樣完全沒效果,于是改換戰術,采用蹲守的方式,守在洞口就不走了。 這種方法還真挺絕的,對付小赤龍這搶奪生態位的惡棍,斯克列羅龍們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趁著小赤龍現在數量少,趕緊消滅掉,省的之后反過來被小赤龍們殺光。 同一地塊的生態位爭奪向來是不死不休的,具有排他性和擴散性。 排他性在于生物不會跟你玩什么和平相處互不侵犯,那是人類才會在表面上搞的玩意兒。 看似和平的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各種生物,是因為它們各自占據不同的生態位,生態位之間互不交叉,這才有了和諧相處的基本條件。 比如同為食草動物,肯氏獸和鐮龍就可以和平相處,因為一個吃地上的植物,一個吃樹上的植物,同樣處于不同生態位。 但肯氏獸和堅蜥就不能在同一區域共處,肯氏獸競爭不過堅蜥,要么就演化出長脖子去吃更上層堅蜥吃不到的葉子,要么就只能如同歷史上一樣,不斷擴大體型,擴大胃部得以容納更多的食物,最后走向滅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