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國恥】-《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3/3)頁
張學良這個時候想要抵抗,他已經無力抵抗了。他本以為,就算妥協忍讓的策略失敗,也完全可以組織力量放攻。卻萬萬沒有預料到,僅僅半個月的時間,東北局勢便已經不是他能掌控的。
20天,才20天啊!黑龍江(哈爾濱還沒丟)、吉林盡皆陷落,遼寧也被關東軍吞了近半地盤。
如果張學良能夠早日調回奉軍精銳駐防各地,那關東軍的攻勢就沒那么順利。10多萬的地方守備部隊,以及10多萬的屯墾部隊,看似數量很多,但分攤到東北四省(包括熱河省)就像漏洞百出的篩子,關東軍能夠輕易的各個擊破。
如果奉軍里面沒有那么多漢奸,那么關東軍的攻勢也不會很順利。這些漢奸帶領部隊往往成建制的投降日軍,讓本身兵力微薄的關東軍,如滾雪球一般壯大起來。
然而,現實沒有那么多如果!
說張學良一搶不發就放棄東北,那是鬼話。張學良還在堅守錦州,他從日本內閣背信棄義的那天起,就丟掉了不切實際的想法。他還想把東北打回來,可是已經回天乏術。
歷史上,張學良在錦州堅守了近三個月。但面對日軍的日夜猛攻,面對常凱申勒令堅守的命令,面對顧維鈞等諸多老友的勸阻,面對無數部下的請戰,張學良最終還是放棄了錦州——他深感大勢已去,再打仗也打不贏,只能放棄東北。
總的來說,在“九一八事變”上,張學良和常凱申最開始觀點差不多,都希望利用外交手段解決。在局勢迅速惡化以后,他們也都想要反抗堅守,很可惜已經太晚了。
不同的是,常凱申希望張學良能夠堅守錦州,這是東北的最后屏障。只要守住這里,日軍就無法完全占領東北。
而張學良呢,他剛開始想要堅守,可漸漸就失去了勝利的信心。因為關東軍越打越多,連日本國內都派部隊增援了。在根本無法獲勝的情況下,張學良轉而想要保存實力,干脆把東北全部丟給了日本人——此時東北實質上已經淪陷大半。
周赫煊在關東軍攻打錦州時,便沒有再繼續勸諫了。因為勸也沒用,大勢已去,日本占領東北已成定局。
即便張學良熱血報國,把奉軍精銳全部搭上,最多也就拖延幾個月時間、增加關東軍的傷亡而已——日本國內可以無限制的增兵,因為在關東軍圍困錦州的一個月以后,日本內閣就被逼得全體辭職,日本軍方想干啥就能干啥。
日本這臺軍國主義機器,已經猛烈的開動起來。
別說東北,那些發了瘋的日本軍人,還在天津搞事想占領天津,甚至特么的派兵攻打上海——“一二八事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广昌县|
辉南县|
本溪|
宁强县|
梅河口市|
拉萨市|
铁力市|
托克逊县|
秭归县|
建水县|
铜山县|
正安县|
阿拉尔市|
东辽县|
太湖县|
台安县|
隆安县|
理塘县|
喜德县|
达日县|
石渠县|
龙南县|
泰宁县|
汤原县|
无锡市|
盐源县|
临沭县|
昌宁县|
延津县|
昌江|
仪陇县|
阿城市|
留坝县|
台前县|
沽源县|
自治县|
黄冈市|
武清区|
化州市|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