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及時雨】-《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1/3)頁
賑災!
這是中國數千年來的永恒話題,即便爛到根子的中央政府,當面對大規模天災的時候,也必須拿出一套賑災方案來。
古往今來,無數帝國王朝,在天災引發的流民起義中走向終點。
有史為鑒,不得不謹慎待之。
1931年的全國性大水災,其實從6月份就開始了,至8月份蔓延到全國。不但如此,四川、熱河、陜西、湖南等省內,一些沒有發大水的地方,還遇到嚴重旱災和蟲災。
這就造成一個慘絕人寰的現象,在同一個省內,這半個省水災,那半個省旱災。冰火兩重天,搞得百姓生死兩難。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受災群眾有8000多萬。但事實上,僅江、淮沿岸的災民就多達上億,到處都能看到浮尸、餓殍和孤兒。
常凱申一邊忙著黨內斗爭,一邊忙著實施賑災計劃。中央政府通過發行公債、國內外募款、稅目附加等方式籌集資金,暫時已籌集上千萬元,(歷史上)最終籌款總額為7000萬元。
這些錢雖然有一部分被貪污,還有一部分被挪用,但大體上還是真正用在了賑災上面。
負責賑災的機構有兩個,一叫賑務委員會,這是賑災常設機構;二叫國府救濟水災委員會,這是賑濟大水災的特設機構。
行政院副院長宋子文、內政部長劉尚清、實業部長孔祥熙、賑務委員會委員長許世英,以及西北賑務負責人朱慶瀾五人,被任命為國府救濟水災委員會委員。其中宋子文擔任委員長,全權負責各地賑災事宜。
該委員會共設有七股,即:調查股、財務股、會計稽核股、衛生防疫股、運輸股、災區工作股、聯絡股。總的說來,賑災機構比較完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與此同時,中央政府考慮到貪污腐敗橫行,專門出臺了各種監管和處罰措施。
其中賑災款由總務科、籌賑科和審核科共同負責經手,三個部門相互制約,加大了對資金的監管力度。每個部門的內部,提取資金也要經過三道程序,委員長、秘書長、各科科長層層負責,想要貪污那是真的很困難。
對于那些想趁亂作死的人,中央專門出臺懲罰條例,包括吃回扣、以次充好、以權謀私、販運賑災物品、冒領賑災錢物的,全部依照刑法加重三分之一的力度進行判決。
中央政府對此還不放心,專門設立監察員,對全國的公務員和賑災人員進行監察,派出12名“欽差”尋訪各地。這些“欽差”在各地國黨黨部的配合下,狠狠地揭露處置了一批瀆職、舞弊和貪污者,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另外中央還設有審計處,負責對各級各地的政府機關進行資金審查,在賬目上跟那些妄想貪污者斗智斗勇。
社會監察方面,無論政府還是民間賑濟組織,所有募集款項必須登報公開,并且歡迎老百姓對違法行為進行檢舉告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新田县|
垫江县|
江山市|
太仓市|
乌海市|
长沙县|
茂名市|
瑞昌市|
江阴市|
莎车县|
望都县|
仙桃市|
连山|
自治县|
和龙市|
吉木乃县|
沁水县|
绥江县|
海林市|
利川市|
屏山县|
津南区|
孝感市|
安塞县|
连南|
东乡族自治县|
潞城市|
民权县|
德昌县|
益阳市|
彩票|
临江市|
宜黄县|
芜湖县|
新宁县|
中江县|
昌乐县|
昌平区|
台北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