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26【宣傳】-《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2/3)頁

    吳芳吉年僅10歲時,其父因商務糾紛下獄,他自作訟狀為父申冤,居然成功將父親解救出來,一時間在重慶傳為美談。

    關于吳芳吉的奇聞異事還有很多,他讀清華留美預備校(清華大學前身)時,因抗議洋人教師侮辱學生而被開除,幸得吳宓等人資助才有錢離校回家。在回鄉途中,吳芳吉又遇到戰亂,因路費用盡,只得步行乞討,耗時五個多月、繞行三千多里才回到重慶,途中作詩七十余首、日記數萬言。

    “三日不書民疾苦,文章辜負蒼生多”。

    這就是吳芳吉的詩,其作品以古詩詞居多,常常描寫民間疾苦,但也有些半文半白的“新詩”。

    而且這位先生喜歡寫長詩,成名作《婉容詞》只是牛刀小試,他歌頌十九路軍抗日的《巴人歌》足足1500字,頗有些抗戰《長恨歌》的意味。

    “周先生,雨僧(吳宓)兄在信中多次提到你,你的鼎鼎大名,把我耳朵都聽起繭子了。”吳芳吉開玩笑道。

    吳芳吉和吳宓是清華同學,兩人交情頗深,長年保持著通信聯絡。

    周赫煊抱拳說:“雨僧先生也常常稱贊吳先生的詩作,我對先生慕名已久。”

    劉湘又介紹了幾位,都是些在川內頗有名望的文化人士。

    周赫煊遂向重慶大學捐贈了十套《全球通史》、十套《大國崛起》和十套《菊與刀》,并在劉湘等人的陪同下,參觀重慶大學的圖書館和教室,還觀看了重慶大學校隊的足球比賽。

    下午四點半,周赫煊便站在操場禮臺上做演講,他看著眾多師生學子說:“前兩天,我見到了盧作孚先生,跟他聊了一些關于日本的事,我們都非常憂心。盧先生去年到東北考察,寫了一本《東北游記》,里面記載著一些他親眼目睹的狀況。他發現,大連已經成了日本人的大連,碼頭、學校、商店、工廠、鐵路……到處都被日本人霸占,而且經營得井井有條,擴張速度非常快。盧先生還觀看了日本人建造的滿蒙資源館,但凡東北所產的動植物,統統被日本人搜集陳列制成標本,各種物產的出產數量被調查得清清楚楚,甚至還列表統計,附有詳細的圖文說明。”

    臺下師生有的面露疑惑,不知道周赫煊說這些干嘛;有的則神色憤慨,顯然是經常關心時事。

    “日本人,已經把東北視為他們的地盤,未來,還會把整個中國視為他們的地盤!”

    “老師們,同學們,日本侵略中國已經迫在眉睫了,一旦兩國開戰,中國究竟有幾分勝算?四川是中國的大后方,也是國人堅守的最后堡壘。我希望,諸位能夠學有所成,努力把四川建設得更加富強,把這座堡壘建造得更加堅固!”

    周赫煊的演講還在繼續,內容無非還是那套,不管地強調灌輸抗戰思想,強調日本必然侵華、中國必然勝利的觀點。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德兴市| 朔州市| 巨鹿县| 汾阳市| 且末县| 新闻| 永州市| 株洲市| 临江市| 长沙市| 如皋市| 盈江县| 衡阳县| 读书| 岱山县| 固安县| 富裕县| 方山县| 邓州市| 隆子县| 五常市| 新郑市| 兴海县| 阿城市| 公安县| 儋州市| 小金县| 万全县| 武义县| 烟台市| 红原县| 乡城县| 思南县| 固阳县| 肇州县| 岱山县| 龙泉市| 台北市| 石嘴山市|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