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372【留學生】-《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3/3)頁

    握手完畢,周赫煊又走向旁邊那幾個公派黃埔軍校生,笑道:“諸位長官,我也來為你們送送行。”

    “不敢,”一個軍校生踏前兩步,恭敬的向周赫煊敬軍禮,“在下陳介生,黃埔四期步科,見過周先生。”

    “你好,希望你能在德國學業有成,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周赫煊說道。

    陳介生跺腳立正:“不敢有一日倦怠!”

    這個陳介生可不簡單,他乃是國黨四川黨務指導委員,相當于國黨的四川省委常委。可惜四川軍閥眾多,聽調不聽宣,他這個省常委沒多大實權。

    陳介生顯然很受常凱申重用,這次去德國攻讀經濟學、統計學和國際公法,后來成為復興社(藍衣社前身之一)柏林分社的負責人。歸國后成為國黨中央黨部教育處處長,在復興社、三青團和中統都身居要職,屬于民國“錦衣衛”系統里的實權人物。

    能被公派留學的黃埔軍校生,屬于國黨重點培養對象,沒一個是吃素的。

    這不,周赫煊第二個握手的叫俞大維,這人并非黃埔軍校畢業,但卻是哈佛博士,陳寅恪的表弟,曾國藩的外曾孫。他這次是去德國讀軍校的,還擔任中央軍商務專員,負責向德國采購軍事裝備。

    “周先生好,我經常拜讀你的《菊與刀》。”俞大維就要隨意得多,言行舉止不像陳介生那么刻板。

    “俞兄你好,以后有空多多交流。”周赫煊笑道。

    抗戰期間,俞大維是管國軍兵器裝備的,后來還牽頭研發原子彈,并派多位科學家赴美學習(其中包括華羅庚、李政道、朱光亞)。只是國黨沒那么多錢來搞科研,俞大維的原子彈計劃只能擱淺,倒是為新中國造原子彈貢獻了人才。被他派去美國學習的朱光亞,就獲得了新中國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周赫煊把留學生們都送上船,才打開那份留學基金名單。這些人他大都不認識,但也有幾個比較熟悉的,除了童第周外,還有一個赴法國勤工儉學的叫聶耳。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黔东| 凤城市| 广灵县| 保德县| 永寿县| 大冶市| 东辽县| 重庆市| 江华| 西平县| 哈尔滨市| 嘉黎县| 肥西县| 清远市| 大英县| 稷山县| 南乐县| 浦北县| 淮阳县| 黔江区| 久治县| 新竹市| 沿河| 南乐县| 桐城市| 宜丰县| 天门市| 许昌县| 天祝| 改则县| 达州市| 永泰县| 肇州县| 横山县| 南宁市| 大石桥市| 黑河市| 天全县| 南阳市|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