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吃虧】-《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1/3)頁
“六帥對裁軍又是什么態度?”周赫煊問道。
馮庸解釋說:“如果裁軍方案公允合理,六子是愿意配合裁軍的。當然,為了防范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東北軍的幾大精銳部隊必須保留?!?
“公允合理?”周赫煊搖頭苦笑,“恐怕很難哦?!?
馮庸嘆息道:“可東北的財政更難,已經養不起那么多兵了。就算中央不裁軍,估計六子自己也會裁撤一部分?!?
搞軍事,就跟搞教育一樣,沒錢寸步難行。
李石曾搞教育弄得人人反對,最大的原因就是沒錢。而地方軍閥如果沒錢,那就不是鬧游行那么簡單,稍不注意就要滋生兵變。
張作霖兩次入關爭天下,不僅把華北打得稀巴爛,東北的財政也被戰事拖垮。特別是北伐戰爭期間,張作霖不僅要養東北軍,還要給直魯聯軍和孫傳芳的部隊提供支援,軍事開支數以億計。
張學良年紀輕輕就繼承東北軍總司令,說起來風光,可他接手的卻是個爛攤子。
周赫煊說:“現在東北最要緊的,就是做好兩件事。第一,嚴防日本人;第二,恢復民生財政?!?
馮庸感嘆道:“王永江還活著就好了,有他在,東北諸事可高枕無憂?!?
張作霖有底氣入關爭霸,就因為背后站著個王永江。
當初東北治安混亂,土匪出身的大帥們囂張跋扈,是做警察廳長的王永江成功治理亂相。東北財政崩潰,也是做財政廳長的王永江扭轉局面,不但還清了政府債務,而且還實現財政盈余。
王永江在東北發公債、興工業,創辦東北大學。為了丈量土地,增加田賦收入,王永江連殺14人,風氣為之一清。
可以說,正是王永江的超強內政能力,才有了財政富余、安定有序的東三省。
然而……
張作霖的野心摧毀了這一切,王永江數年的努力,都成為張作霖擴軍的資本。然后在奉軍第一次入關時,毀滅殆盡,東北財政再次出現巨額虧空。
王永江嘔心瀝血又奮斗一年,東北財政再次扭虧為盈。結果張作霖不聽勸阻第二次入關,導致東北物價飛漲、貨幣貶值。
王永江氣得左眼失明、心臟出血,一怒之下辭官不干了,1927年底病逝于金州。
失去王永江的東北,猶如無法進食的壯漢,正在日漸營養不良中。
聽馮庸提起王永江,周赫煊也不禁感嘆。
那位老先生屬于民國時代的超級內政人才,而且為官清廉、毫無私心,同時又殺伐果斷,敢于得罪權貴,并進退有度,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堪稱王佐之才。
當初張作霖搞東北聯省自治,王永江統管三省政務。他上任前就提出要求,東北的官員任命問題,張作霖不得插手。結果王永江提拔起一大批實干官員,張作霖死后東北不亂,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王永江當初的選賢任能。
可惜啊,可惜,這人死得太早了。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累死的,被張作霖的胡搞亂搞氣死的。
周赫煊想到未來的九一八事變,鄭重告誡道:“五哥,你要轉告六帥,不管發生什么,千萬不能動兵打內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湘阴县|
商都县|
满洲里市|
灯塔市|
木兰县|
玛曲县|
邓州市|
泰顺县|
凤冈县|
闸北区|
合川市|
于都县|
奇台县|
徐闻县|
喀喇|
浏阳市|
乐都县|
阜城县|
肃南|
保定市|
嘉黎县|
栾川县|
当阳市|
朝阳市|
建阳市|
胶南市|
石门县|
南澳县|
衡南县|
邹平县|
马鞍山市|
平阳县|
临潭县|
双流县|
荣成市|
林州市|
肃北|
顺昌县|
贵溪市|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