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考古】-《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1/3)頁
“當新文明開拓了新土地,部分或全部遷徙到新家園時,它將會遇到新的、未經馴服的自然環境的挑戰。西方文明在起源的時候,就遇到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森林、降雨和嚴寒的挑戰,而它的長輩文明古希臘卻沒遇到過此種情況。古印度文明起源的時候,遇到了恒河流域潮濕的熱帶森林挑戰,而它的長輩蘇美爾文明在印度河流域的遠支卻沒遇到過……
自然環境的長久安逸,并不能讓文明向前發展,它還需要困難環境的刺激。原始文明通過戰勝困難,一步步發展壯大。我們先來說華夏文明,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聽過,黃河的泛濫給華夏先民帶來無休無止的災難……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里。”
周赫煊拍拍手上的粉筆灰,收起講義宣布下課。
吳金鼎迅速跑過來,笑道:“周先生,這是上次的講義,我跟同學們已經抄完了。”
“嗯,我寫的字,大家都還認識吧?”周赫煊笑問。
吳金鼎狂汗,不提這茬還好,一說起周赫煊的字,他就無比傷腦筋。寫得丑不說,還各種缺斤少兩,好些時候只能連蒙帶猜。
周赫煊把這堂課的講義遞給他,問道:“還有什么事嗎?”
吳金鼎回過神來:“是這樣的,學校已經批了考古經費,李教授準備帶著我們去山東發掘遺跡。”
“什么時候動身?”周赫煊問。
“就在下月初,”吳金鼎興奮道,“周先生不是感興趣嗎?一起去看看吧!”
“好啊。”周赫煊想了想,11月初去山東跑一趟,然后回來結婚還來得及。
五天后,龍山遺跡考古隊正式出發。
“中國考古學奠基人”李濟先生為領隊,隊員大都是清華的老師和學生。就連剛剛從清華畢業何士冀和衛聚賢,也主動要求加入了考古隊伍。
眾人帶好各種考古工具,浩浩蕩蕩地從北平出發,等待他們的將是中國考古界的驚天發現。
而此時此刻,北大的學生還在搞護校運動,李石曾的教育改革如陷泥沼。
由于山東的情況實在太混亂,考古隊伍只能繞道前進,走的正是當初周赫煊去山東那條路——從天津坐船到青島,再沿膠濟線前往濟南。
說來好笑,濟南如今還被日本人占著,孫良誠這個山東省主席當得夠憋屈。
無論是坐船還是坐火車,一路都非常順利快捷,到濟南站后就只能坐馬車和牛車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夏|
泰兴市|
商水县|
聂荣县|
赫章县|
西畴县|
黔西|
商南县|
黄梅县|
石城县|
长丰县|
安溪县|
任丘市|
铅山县|
淮安市|
枣庄市|
临汾市|
柯坪县|
义马市|
永福县|
阜阳市|
连城县|
赤城县|
临颍县|
易门县|
南陵县|
嘉祥县|
宜兰县|
建宁县|
凤冈县|
临沂市|
株洲市|
华宁县|
德江县|
华蓥市|
宁强县|
泰和县|
封丘县|
兴业县|
湖南省|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