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輿論攻勢】-《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3/3)頁
記者們先后又采訪了學生和職工,最后甚至跑去那些窮困的教授家中,盡撿那些家徒四壁的拍照。
第二天早晨,多家報紙集體發力,紛紛對北平的國立大學教育情況進行報道。
辦報紙的一個個都消息精通,知道中央政府是不支持設立北平大學區的,這事鬧得再大也不會惹怒當局。
在報紙刊載的照片上,好些知名教授家徒四壁,狀況令人慘不忍睹。不僅如此,還有停課學生在街頭游蕩的照片,全都表現出茫然的表情。
報紙上還說,周赫煊跟其他一些家境寬裕的老師,紛紛捐錢支持復課。但這些錢不敢一下子用完,因為不知道李石曾什么時候能解決問題,所以錢都是省著用來購買糧食,每天免費提供給老師們。
《大公報》用了兩個專版來進行深度報道,采訪了九所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把平津教育界的亂象直觀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周赫煊甚至在社論當中,指名道姓地罵李石曾:“設立北平大學區且不說,把國立九校強行合并,簡直就是拍屁股想出來的餿主意。李石曾先生你到底想干什么?為何留在南京遲遲不動身北上?你是國立九校的校長,你是北平大學區的院長,平津兩地成千上萬的學生,都是你爭權奪利的籌碼嗎?”
這次的大新聞策劃已久,北方報紙鋪天蓋地的報道教育問題。國立九校的亂象只是個開始,接著河北、熱河兩省的數百所國立高中、初中和小學,那里的老師和基層教育官員也紛紛加入,聯系報紙痛斥李石曾的荒唐改革。
李石曾的教育改革內容,實質上是重視大學教育,忽視基礎教育。但重視的沒重視起來,被忽視的群體更加心里不平衡,他把整個北方教育界都得罪完了。
這一系列報道猶如驚雷般,在北方引起巨大轟動。大多數普通百姓,還是首次知道如今的教育現狀,不管是文人學者還是名流士紳,不管是新派還是保守派,全都加入討伐李石曾的行列。
中國是教育大國,從秦漢時期開始,教育就早已深入人心,就連要飯的叫花子都知道讀書可貴。
李石曾這次是引起了全民公怒。
這些報道很快傳到南方,想給常凱申找麻煩的汪兆銘,以及想要取締大學區制度的常凱申嫡系,居然不約而同的進行推波助瀾。
《申報》以《如此教育》為標題,痛心疾首地進行跟蹤報道,并且號召民眾給平津兩地的老師們捐款。
正在苦心籌集教育經費的李石曾,瞬間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他不得不提前啟程前往北平,收拾眼下的混亂局面。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广宗县|
米脂县|
高雄县|
盐边县|
兖州市|
海城市|
娄烦县|
宜川县|
南澳县|
台湾省|
新建县|
双牌县|
彭阳县|
大丰市|
天峨县|
江城|
铜山县|
平罗县|
和田县|
南安市|
南川市|
永宁县|
泾川县|
赣榆县|
洞头县|
砀山县|
镇江市|
兴隆县|
高雄市|
基隆市|
开阳县|
府谷县|
安溪县|
赞皇县|
南陵县|
东台市|
深水埗区|
成安县|
军事|
康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