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46【機器和人力的比賽】-《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2/3)頁

    國民政府建立之初,是沒有農業部和農林部的,名字叫做農礦部,統管農林漁牧等工作。

    此時的農礦部長,正是李石曾的姻親易培基。此君不僅擔任農礦部長,而且還兼任勞動大學校長,全上海的教育工作都歸他管——由于國民政府對教育系統動刀,很快就要在上海設立教育局,首任局長恰好是跟周赫煊有私怨的陳德征。

    商量好計劃,眾人立即分頭行動。

    李宗吾也不等吳稚暉回來了,直接辭職跑回****忙推廣人力收割機。而周赫煊則跟李書華前往上海,找易培基、虞洽卿商量官商合作事宜。

    張樂怡感到很無奈,這趟南下說是去廬山提親,可中途要辦的事情太多,正事只能一拖再拖。

    兩天后,周赫煊在上海見到農礦部長易培基。

    他沒有遞名片也沒有投拜貼,直接讓人把李石曾的墨寶送去。再加上李書華和易培基都屬于留法派,初次見面氣氛便很融洽。

    “周先生,潤章,這機器真有你們說的那么好用?”易培基有些不相信。

    李書華胸有成竹道:“不妨先試試。”

    周赫煊建議說:“我們可以找一塊已經成熟的稻田,在請眾多記者和商家前來見證。把稻田分為均等的兩部分,一面由收割機負責收割,另一面用傳統方式收割。你看如何?”

    “這法子好,直觀而可信。”易培基笑道。如果真能成功推廣收割機,并給廣大農民造福,對他而言也是提高名聲和政績的大好事。

    ……

    如今中國廣泛種植的還是傳統稻谷,生長周期比后世雜交稻稍長。

    七月底到八月初,比較早熟的稻田已經一片金黃,晚熟的則要等到八月中旬和下旬。

    這天早晨,由農礦部官員、報社記者、上海商界代表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赴上海遠郊的金山地區。

    “易部長、虞先生、周先生、李先生、梁記者……”當地富紳孟懷明上前逐一抱拳敬禮。

    孟懷明是金山的大地主,這次收割實驗就選在他的稻田里進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舞钢市| 五原县| 精河县| 宁明县| 连云港市| 呼和浩特市| 武乡县| 合水县| 临澧县| 铁力市| 班戈县| 上饶市| 治多县| 长治市| 天镇县| 大庆市| 鄢陵县| 柘城县| 沧源| 闻喜县| 进贤县| 广昌县| 灯塔市| 武邑县| 丰宁| 道真| 思茅市| 筠连县| 沭阳县| 八宿县| 上栗县| 民丰县| 青神县| 新营市| 桂平市| 界首市| 金秀| 始兴县| 克什克腾旗|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