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濟南城的慘案,暫時沒有傳出,連北伐軍的電臺基地都被重炮炸毀了,城內的電話、電報線也隨之被剪斷。 交涉署的外交官慘遭屠殺時,濟南城還只有部分日本兵,而北伐軍數量則多出十幾倍。 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常校長卻下令忍辱負重、不得抵抗,幻想著要和平解決此事。他等來的是日本人的重炮,城外的日軍開始攻城了,城內的日軍也隨即開火。 幾天后,濟南城失陷。 5月3號那天的屠殺,還只是小規模的,畢竟當時日軍占領區域不大。但5月11號這天,日軍完全占領濟南,再次向中國軍民高舉屠刀。 就連被北伐軍俘虜、沒來得及逃走的北洋士兵,日本兵都照殺不誤。 短短一天,被屠戮的中國軍民接近8000人。 而后續影響更加恐怖,因為尸體長期得不到妥善處理,導致濟南城夏季起了瘟疫。加上市民紛紛逃離此地,濟南人口在一年之內,由30萬銳減到20萬。 從交涉署逃生的那個人,名叫張漢儒,是蔡公時的勤務兵,他是交涉署唯一的生還者和目擊者。 濟南城的大規模屠殺發生后,事情終于掩不住,而張漢儒也把日本兵殺中國外交官的經過講述出來,頓時全國嘩然、國際輿論嘩然。 就連日本的盟友英國,都嚴厲聲討了這種野蠻行為。 現代文明社會還有殺外交官的,而且是如此慘無人道的虐殺,簡直不可想象。 中國各大報紙紛紛詳細報道此事,周赫煊的廣播電臺也做了專題節目,在聲討日本人的同時,亦高度贊揚了以蔡公時為首的十多名外交官。 各地隨即掀起悼念蔡公時的活動,學生們走上街頭搞游行,商人們趁機呼吁抵制日貨,中國的反日情緒瞬間達到頂點。 最頭疼的是日本商家,自從慘案曝光以來,日貨銷量直線下降,無數日本商人都在暗地里臭罵日本陸軍。 …… 第(1/3)頁